CNML格式】 【 】 【打 印】 
蘇治芬胞兄:民進黨應擺脫“島國心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28 08:04:25  


  中評社台北4月28日電/在ECFA辯論敏感之際,雲林縣長蘇治芬西進中國大陸推銷農產品,她的胞兄、蘇東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蘇治灝,也曾發表文章呼籲民進黨應擺脫“島國心態”。 

  中國時報報導,蘇治灝強調,就是最反共的前美國總統尼克森,才能帶領美國和中國建立關係,民進黨若想重新執政,就要有反思能力,拒絕繼續恐共。 

  今年初,蘇治灝以“五都對決,擺脫島國根性症候群”為題投書媒體,引發外界高度關注,上海東亞研究所所長章念馳更在《中國評論》雜誌上為文評論,高度肯定與評價蘇治灝的觀點。 

  蘇治灝在文章中指出,兩岸問題一直是民進黨的盲點,但潮流在變,民進黨有必要在公投自決底線下擱置爭議,與中國互釋誠意,沒理由繼續自我封閉。他強調,兩岸政策的優劣將深刻影響台灣發展,想要執政的民進黨,不能在這個主戰場缺席。 

  或許預料到這樣的言論勢必引來反彈,蘇治灝昨日受訪時有感而發的說:“我知道我的立場會讓妹妹(蘇治芬)很為難,我個人事小,但連累到妹妹就不好了……”“有時候我會不想管這些事,但現在一定要說,如果民進黨再不往中間靠攏,很難有希望!” 

   蘇治灝強調,回顧歷史,尼克森堪稱是最反共的美國總統,結果美國卻因為他得以和中國建交;回過頭來看,和中國有仇恨的是國民黨,不懂民進黨為何要用意識形態來敵共? 

  他說,所謂向中間靠攏並不是一昧傾中,而是世界在變、中國也在變,民進黨的兩岸政策不能卡在“一念之間”,如果拒絕與時俱進,就是陷入島國思維。 

  他舉例說,面對美牛肉議題,即便對方是美國,民進黨該擋就要擋;但對於陸生問題,既然全球化擋不了,人才互流已是鐵的事實,連前“中研院”長李遠哲都表態支持,對抗這種議題就是不智,就是讓意識形態控制政策走向。 

  蘇治灝說,蔡英文主席雖有心要把民進黨從剛性政黨轉型為柔性,但“我們都知道,蔡英文一定面臨很大的難處”;如果對兩岸繼續保守,到了年底及二○一二,恐怕就難以受到中間選民青睞。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