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香港名學者:台拒ECFA經濟必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04 00:13:49  


 
  ECFA是必然之路

  鄭國漢認為,這種憂慮十分合理,但是他強調,這也是政府需要展現領導力的地方,因為你不可能一面倒的要求好處,而拒絕付出任何代價,政府必須衡量得失,果斷作出對整體經濟有利的決定。他以日本為例,該國的造船業曾經十分輝煌,也是很多國民的驕傲,但是自70年代起,由於經濟水平提升,生產成本上漲,大批舊式的船廠都不再具有競爭力。日本政府頂住龐大的反對壓力,毅然決定讓沒有競爭力的船廠全部倒閉,而僅支持少數有優勢的船廠提升自動化,汰弱留強。這自然造成大批工人失業,但這是產業升級必要之痛,代價需要由全民承擔,而政府也對失業的工人作出補助。

  另一種反對的論調指出,馬政府現在過於著重西面的大陸市場,而忽略了東、南、北面的其他市場,認為台灣應放眼全球,不要侷限於中國兩岸。鄭國漢指出,這種說法在理論上完全正確,但是在現實世界中,必須有所取捨,尤其是作為體績細小的經濟體,不必要--也不可能--做到全面兼顧。他指出,現在全世界的企業都在窺覬大陸市場,千方百計要搶佔份額,台灣有近水樓台之利,若視而不顧,反而提出“放眼全球”作為藉口,只是一種執拗。

  又有一種論調指出,若台灣與大陸簽署ECFA,台企在大陸獲得巨大成功,就會變得過份倚賴大陸,等於讓對方掐住自己的咽喉,到時若兩岸政府有什麼爭拗,大陸隨時可以“割斷台灣的經濟命脈”,台灣就只有坐以待斃。鄭國漢指,這種說法也言之成理,但他形容,若不簽署ECFA,台灣的經濟不用等到將來,現在立刻就只有“死路一條”!他並強調,台灣簽署ECFA後,也可以防止這情況發生,就是自己要“爭氣”,利用大陸的生產資源和市場,不斷提升生產技術和效率,造到價廉物美,到時不單台灣倚賴大陸市場,大陸也極依賴台灣的產品,若後者要停止貿易,“割斷台灣經濟命脈”,自己也須付出龐大代價,絕不會輕易這樣做。此外,台灣的產業利用ECFA成功升級後,全世界的市場都會歡迎台灣的產品,反而有條件提升市場多元化,不會過度倚賴大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專題: ECFA首次協商北京登場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