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民進黨的衝突欲望 撞傷台灣民主價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10 11:57:04  


  中評社台北7月10日電/中國時報10日發表社論說,果不其然,為了兩岸經濟架構協議(ECFA),“立法院”臨時會又大打一架,打到國民黨“立委”吳育昇流血,擲出記時器的民進黨“立委”黃偉哲道歉後,民進黨團決定退出臨時會,不過,還是強硬聲稱,“民主死亡,“國會”最大汙點。”民進黨依舊不願面對毀損“國會”尊嚴、踐踏民主價值的,其實正是他們永遠控制不了的衝突欲望。

  社論說,民進黨難道不知:肢體衝突損害的除了“國會”議事的莊嚴性,還有他們的政黨形象嗎?民進黨ECFA因應小組發言人郭正亮直言,ECFA這場仗, 民進黨已經贏不了,該思考如何形塑“悲壯而理智”的形象,不該再製造爆衝,“要怎麼設定輸的場面,民進黨必須深思面對!” 

  民進黨沒有深思嗎?民進黨“立委”潘孟安透露,黨團內部“不打”的聲浪大過“打”。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柯建銘受訪時也說,“不會讓ECFA議題燒這麼久,燒到五都選舉去。”換言之,民進黨太清楚,比例失衡的過度抗爭,對黨的形象、對爭取中間選民是大不利。

  朝野協商時,民進黨團要求馬英九赴“立院”報告,但ECFA並非“總統”批准的條約案,沒道理強求“總統”赴“國會”報告。至於是否邀請“行政院長”報告,那得看“立院”全體議決,然議事程序一開始,場面立刻混亂,連討論空間都沒有,還聽取什麼報告?還談什麼關切早損清單? 

  社論說,持平而論,一個巴掌拍不響,這場“國會”衝突,受傷的不只是額頭流血縫八針的吳育昇,還有從議事台上摔落的民進黨“立委”,即使沒流血,皮肉之痛也夠嗆的了,但是,若非民進黨過去焦土抗爭策略頻頻奏效,讓“國會”議事嚴重遲滯,國民黨“立委”不可能採取全面防堵的戰術,不讓民進黨“立委”接近主席台。從電視畫面上看,主席台前後圍攏的朝野“立委”,有人神色慘烈,卻也不乏眉眼盡是笑意者,如果不是那個砸傷人的計時器,這場肢體衝突還有可能成為朝野累積相罵本的“消暑大秀”。

  “國會”是民主政治的指標,“國會”議事就是整合、討論、協調不同意見的場域,不同見解有可能無法完全彼此說服,但服從多數決是基本不變的道理,更何況,民進黨不要忘記,即使台灣社會有部分產業會受到ECFA衝擊,但是,多數產業會因此得利,且政府已允諾會有配套措施輔助弱勢產業。民進黨為什麼不能從趨利避凶的角度,監督政府落實配套措施,也可為弱勢產業爭取到最大保障? 

  社論說,“國會”不該是意識形態的戰場,政黨容或有藍綠、統獨的分野,公共政策卻攸關國家社會發展和人民利益,包括兩岸政策亦然,如果任何兩岸政策送進“立法院”,都要一打再打,打到用拳頭標籤對方是統是獨,台灣還有何希望?ECFA是兩岸協議,也是台灣邁向全球化過程中,取得公平競爭利基必須走得一步,民進黨必須把台灣的利益、台灣多數民眾的福祉,擺在政黨意識形態之前,才能再取得民眾的信賴。打架,絕對不該是政黨爭勝的手段。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