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錢復:太執著中道 馬英九失立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12 08:00:27  


  中評社台北6月12日電/“他太想做全民‘總統’,卻兩邊不討好。”台灣“監察院”前院長錢復一席話,點出他對馬英九多年的觀察。“老臣憂心”,格外擲地有聲、鞭辟入裡。

  聯合報報導,“全民總統”是人民對“總統”的期待,但實際運作起來,卻是知易行難。尤其台灣政治環境背景特殊,民主化歷程相當短促,政黨輪替也才兩次,愈是想面面俱到、就愈是難以兼顧。

  二○○八年,馬英九挾七百六十五萬多票的高民意,進入“總統府”,奪回國民黨失去八年的執政權,形勢大好。整個社會氛圍因為陳水扁政府貪污腐敗,民心向治,馬英九正好給民眾一個投射心理,期待他有所作為。

  就如同錢復說的“溫良恭儉讓”,馬上任後,希望做全民“總統”,立場不偏不倚,對事不對人,凡事看全面。但想要照顧全面,往往綁手綁腳,過於謹慎,也變成過於保守的施政方針,不僅支持者漸失信心,也讓反對者有了批判著力點。

  “中道沒有錯,但過於執著於中道,卻可能流於偏執。”包括世衛名稱矮化事件,到最近的退役將領赴陸言論問題,馬英九似乎想要以一種超然態度面對,跳脫政黨藩籬、思維,去設法解決政治光譜兩端的事務,但最後結果,卻都失了立場,處理不盡理想。

  政治就是立場的對決。馬英九想當全民“總統”,但他又身為國民黨員,中心思想必須清楚,“國民黨所主張的就是馬英九應該主張的”,如果他在應該堅持的立場稍稍退讓,或稍有遲疑,國民黨堅定的擁護者無法接受,就越當不了“全民總統”。同樣的情況,也適用在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身上。

  全民“總統”是理想,贏得政權卻更實際。現實的政治,就是以贏得過半民意支持為目標。如何讓過半數的選民覺得“做了對的事”,也是馬英九二○一二連任之路的最大考驗。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