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馬錄影演說談九二共識 諷不知香港這麼危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6-15 21:40:58


馬英九在臉書上發布他接受SOPA邀請演講的內容。(照片:馬英九臉書)
 
  愈來愈緊密的台港關係

  馬英九說,我也很開心能和香港民眾談話,理由有三:

  首先,我在香港出生,全家在香港住過一年八個月,1951年時搬回了台灣。所以我也算是香港仔,對香港有一份感情。事實上,我媽媽是在台灣懷了我,來香港後生了我。如果用企業的語言表達,我可說是台灣製造,香港交貨,再出口到台灣,是台港合作的成果。

  第二,香港與“中華民國”的歷史淵源很深。香港是中國國民革命的基地,也是現代化的先驅,“中華民國”的“國父”孫中山先生就是在香港受教育,念過香港皇仁中學與西醫書院(就是香港大學的前身),更在香港受洗成為基督徒,並設立革命組織。1896年他在倫敦被清廷公使館綁架13天,差一點被送回中國處決,當時營救他的就是香港西醫書院的老師康德黎。香港改變了國父的命運,國父又改變了近代中國的命運,而我是國父的鐵粉,對香港自然另眼相看。

  馬英九說,第三,香港與台灣的關係持續深化。我記得七十年代台灣還是戒嚴時期,出版自由仍被限制,我們都是在書報攤“偷看”從香港私運過來的禁書。香港人自己都不知道,香港曾經扮演台灣年輕人突破政治禁忌的對外窗口。

  尤其重要的是,香港和台灣都使用正體漢字。現在全球使用中文的人口14億人,但使用正體漢字的不到4千萬人,台灣和香港加起來就超過3千萬。這是連結傳統中華文化的臍帶,也是認識其他華人社會的橋樑,在文化、歷史及美學方面的意義無可取代。香港近年來透過文化、出版,在正體漢字上所做努力,值得台灣高度肯定。

  這些年台灣和香港也彼此吸引。很多台灣人第一次出境旅遊就是到香港,對香港大街小巷熟悉程度,不輸台灣。在兩岸直航前,絕大部分台灣旅客都是經過香港轉往大陸,香港一直台灣是通往大陸的門戶。

  在另一方面,越來越多香港人因為喜歡台灣的文化特色與生活品質,到台灣旅遊,過去八年中,從50萬人增加到150萬。成長為3倍之多。有些人甚至想要移民台灣。我聽說台灣的誠品書店在香港很受歡迎,開了3 家。因為誠品賣的不只是書,還讓港人品味台灣人的生活方式。

  上個月香港獲得瑞士洛桑國際管理髮展學院(IMD)2016年全球競爭力評比的第一名,值得慶賀。讓我們為香港鼓掌喝采!

  以九二共識為基礎開展兩岸關係

  馬英九說,今天我的演講主題是去年11月新加坡“馬習會”後的兩岸關係。過去八年,兩岸關係出現1949年以來最大的變化,變化的基礎就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但這基礎怎麼來的呢?

  1987年台灣解除戒嚴、開放兩岸人民探親,兩岸關係開始解凍。1991年,兩岸分別成立海基會與海協會,開啟制度化交流。1992年10月,兩會在香港舉行事務性商談,大陸方面要求協商“一個中國”原則,但雙方沒交集。會後台方鍥而不捨,去函提出新建議:“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但所賦予的涵義有所不同,各自可以口頭聲明方式表達”;海協會在11月16日正式函告海基會,“充分尊重並接受貴會的建議”。雙方終於達成共識,這就是“九二共識”的由來。當時台灣媒體就下了“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標題,沿用至今。香港在兩岸達成“九二共識”的過程中,也扮演了一個角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