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2010的中美關係:在顛簸中前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05 00:15:27  


中美關係這一年,非常不順,磕磕絆絆,顛簸不已。
  中評社北京10月5日電/求是理論網刊載作者邱美榮的文章指出,中美關係這一年,非常不順,磕磕絆絆,顛簸不已。在貿易和經濟層面,兩國之間的貿易糾紛與反制措施層出不窮,美國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不斷加大,最近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的《特別關稅法案》更是將這種壓力推到一個風頭浪口,美國總統與中國總理更是就此問題直接“過招”,討論人民幣升值與否的必要性;政治與安全層面,台灣問題、西藏問題和南海問題相繼以不同方式浮出水面,美國出售武器給台灣,奧巴馬總統會見達賴,希拉里國務卿宣稱南中國海地區的爭端解決涉及“美國的國家利益”,幾乎同一時間,因“天安艦”事件而起的美韓軍演試圖要在在中國最敏感的黃海地區展開,引起“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的警覺,有人甚至據此發出“亮劍”的聲音。所有這一切,刺激著中美關係的脆弱神經,也引起世界輿論的擔心:中美關係是否要由“冷淡”走向“冷戰”?不過,細心觀察就會發現歷史遺留問題、國內政治考量與戰略視角的思考等因素交織在一起,注定了中美關係會顛簸起伏,但沒必要“看破紅塵”,也沒有必要“莽撞亮劍”,“看空”中美關係。實際上,上升國家與既有大國之間相處之道的調適與探索,決定了中美關係會在顛簸中沿著相對安全的軌道繼續前行。

  走不出歷史問題

  自中美建交的那一刻起,兩國在台灣問題上的糾葛與較量就沒有停止過,其核心因素之一是美國售台武器。30餘年來,台灣問題始終如一根刺,卡在中國統一的喉嚨上,也正因為如此,美國不可能輕易鬆手。同樣,以美國總統會見達賴的方式所反映出來中美關係中的西藏問題,也不是新鮮的名詞,熟知中美關係的人都知道這個有19年歷史的“歷史典故”,其背後是美國對西藏“人權”的關注;而“南中國海問題”,早就在2001年的中美撞機事件、2008年的“無暇號”事件中一再上演,2010年7月美國國務卿的“南中國海問題涉及美國國家利益”只不過是這種版本的一種翻版而已,相信也不會是最後的絕版,只要中美在南中國海的航行規則問題上沒能夠達成一致;當然,中美貿易順差與人民幣升值問題也有一些“年頭”。中美貿易順差隨著中美經貿互動的深入而出現,貿易順差額度的增大導致了美國對人民幣匯率問題的施壓,這種交鋒逐漸升級,成為兩國間的一個有政治化風險的問題,其背後隱含的是美國對中國經濟政策和經濟發展模式的某種評價與干預。其實,在90年代美國總統克林頓的第一任期,也是把中美之間的經貿問題與政治問題掛鈎,那個時候掛的是中國的“人權問題”而已。實際上,靠“草根選民”的選票而勝出的民主黨主政美國的時候,中美之間的經貿問題就容易突出,因為這涉及到民主黨的“藍領票倉”。總之,台灣問題、西藏問題、南海問題、貿易順差和人民幣匯率問題的存在都可以追溯其歷史,它們的解決也絕非一時之事。在國際政治中,權力是基礎,沒有人會輕易放棄自己手中可以制約他國的“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