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馬英九愛用英文受訪 為何常被曲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20 07:56:57  


  中評社台北10月20日電/從機場大動作開記者會澄清美聯社報導,馬英九解釋絕無提及“第二任期啟動政治談判”,試圖穩住先經後政的大架構,幕僚形容,整個過程“猶如歷經一場危機總動員”,府院接連大動作,就是要進行損害管控。

  聯合報報導,就在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同一時刻,律師陳長文周一拋出馬胡會,馬英九一席“慎重考慮”,讓府方連忙澄清;沒想到周二上午美聯社專訪,又讓“總統府”立刻啟動危機處理機制,幕僚解釋,“若不斷然處置,難道等著被(綠營)修理?”

  去年北京“胡奧會”發表共同聲明,內容原有“歡迎兩岸進行政治、經濟與安全對話”,但發布前夕,台北方面發現事態嚴重,透過外交系統爭取,最後才將“安全”兩字拿掉。

  台灣最在意的,其實是與中國進行“安全議題在內的政治對話”,沒想到這次美聯社專訪又犯了一樣的錯誤,踩到馬政府紅線。

  上午專訪結束後,美聯社下午四時刊出報導,指“二○一二連任後,兩岸開始展開政治對話”,“新聞局”隨即察覺異狀,立即向府回報,府方除透過“新聞局”立即要求美聯社更正,更調出錄音,翻譯全文。

  要避免國內媒體大肆引用報導,“總統府”必須與時間賽跑,只是馬英九傍晚五時卅分仍有台南市公開行程,晚間搭乘專機返抵台北,在機場聽取幕僚簡報後,親自對外說明。

  兩年來,“總統”接受外媒專訪出包,美聯社並非頭一回,從墨西哥太陽報、華爾街日報、CNN等各大媒體專訪,大小狀況不斷,馬英九必須檢討的可能是,為何講過多次的兩岸論述,總是在用英文受訪時,被老外“誤解扭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