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1月15日電/以前,民進黨政客最喜歡罵國民黨:“吃台灣米,喝台灣水,卻不會說台灣話。” 當時,綠營群情激憤地罵到爽,絕沒想到現在會推出一個國語、英語說得比台語流利的“總統”候選人。
中國時報短評說,蔡英文是人類學研究的絕佳對象。她的祖母是排灣族人,弱勢族群嫁給漢人後,自然而然被同化。她的父親是客家人,娶福佬人後,一樣被同化。所以蔡英文的母語是台語,但是上學後,在“推行國語運動”影響下,她慢慢忘了台語。
如果不是後來當了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大概不會再說台語;如果不選“總統”,她可能也不會強調有客家父親,原住民阿嬤。
但是,台灣民主化後,強調多元,蔡英文的多元血統變成政治資產,到原住民部落,到客家庄,都可攀親帶故。而原、客這兩族群,原本是藍營票倉,有福佬沙文主義的民進黨根本無從著力,形同棄守。
馬英九是外省人,卻能大勝謝長廷兩百多萬票,已證明台灣並無族群意識。
語言只是溝通的工具,又何必牽扯族群認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