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富權:蔡英文的國際觀 只不過是紙上談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31 10:30:08  


  中評社台北1月31日電/新華澳報今天刊登富權的文章說,蔡英文的碩士和博士學位分別在美國和英國的名校修讀獲得,其所學的專業是國際貿易法學,返台後在大學裡教授的也是國際貿易法學,並曾參加過台灣當局的參加世界貿易組織談判,在出任公職及民進黨主席後也曾多次到過美國進行斡旋,尤其是在確定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後,為爭取得到美國的支持,還專門拜訪過美國朝野,並斤斤計較與當年陳水扁、馬英九參選“總統”前訪美時的接待規格。按理說,蔡英文是一個國際觀很強,對獲得國際支持甚為重視的人。因此,在她的《十年政綱》中,就有專章談及國際關係問題。而她在與馬英九的電視辯論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名言也是“從世界走向中國”。

  但是,蔡英文的這些“國際觀”,只不過是紙上談兵而已,一旦要付諸實踐,就不是那麼一回事,甚至是呈現葉公好龍的窘態。實際上,從她參選“總統”前後的兩件事中,足見她的“國際觀”,只不過是搓在手中並不準備射出的“好箭”而已。

  其一、是在“總統”大選投票日前夕的關鍵時刻,“中選會”安排馬英九、蔡英文、宋楚瑜三位“總統”候選人與國際媒體會面並接受訪問。本來,這是向國際社會闡明自己參選的正當性,並爭取國際社會支持的好機會,因為經國際媒體的報道,將會在國際社會上進一步提高知名度;但與之相對的,倘若對國際媒體有任何怠慢,記者們只要是在下筆時稍為偏頗一點,自己在國際上的形象就將會被毀掉。

  當天,馬英九、宋楚瑜都乖乖地按照“中選會”的安排,出席國際媒體記者會,並回答記者們的提問,惟有蔡英文缺席,寧願跑到台中市進行拉票活動,而是委派其智庫副執行長蕭美琴代為出席。這在千里遙遙赴台採訪的國際記者的眼中,確是大為不夠尊重的事情,要想他們為之美言幾句,恐怕難度將會很高。

  蔡英文此舉,有兩個可能,一是採取實用主義態度,因為國際媒體的生花妙筆轉化不成選票,對她的選情毫無幫助,還不如深入基層進行拉票活動更有益有建設性;二是蔡英文發覺到民進黨的決戰區域--台中市的選情欠佳,很可能會令其“鞏固南台灣,開拓北台灣,決戰中台灣”的戰略意圖落空,因而顧不了國際記者會,緊急跑到台中“救火”。

  然而,正是蔡英文的這種藐視國際媒體的態度,更令本就對其沒有任何內容的“台灣共識”持疑慮態度,並老是說“當選後再說明”甚為不滿,希望能當面向其瞭解清楚的美國人,強化和固化了對蔡英文的不爽態度,並擔心蔡英文上台後會惡化台海形勢,使得美國又得面對多一個“火頭”。或許,美國在台協會前理事主席包道格的以公開支持“九二共識”方式來“挺馬”,就是在其基本立場的基礎上,再被蔡英文對待外國媒體的傲慢態度所激怒的結果。

  對此,蔡英文本是應當有所檢討的,但她卻不但不思己過,反而諉過於人,將自己的敗選歸咎於美國的“不中立”。因此,當大選過後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赴台要分別會見馬英九、蔡英文,對大選後的情勢交換意見時,蔡英文卻跑到台中和澎湖謝票去了,也是派出蕭美琴去敷衍應付一番。

  如果說,選前蔡英文在在選情危急之下為了搶救選情而放棄會見國際媒體的安排,雖然有所不妥,但站在選戰的角度還尚算可以理解的話,那麼,在選後已經塵埃落定,謝票活動已不具任何急迫性的情況下,卻仍是拒見薄瑞光,就純粹是賭氣負氣、意氣用事了,今後還怎樣指望得到美國的支持?

  然而,蕭美琴卻還在與薄瑞光會面時,指責美國政府雖然一再保證尊重台灣民主發展,對台灣選舉採中立原則,但卻在選戰期間,部分美國現任及卸任官員支援特定政黨的言行,違背承諾,並聲稱民進黨對此感到遺憾。蕭美琴又表示,蔡英文已經在大選後一週內與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司徒文會面,因此薄瑞光此行停留台灣期間,蔡英文將不會再與他見面。

  薄瑞光事後向媒體指出,美國保持中立,他不認為任何一位美國人所講的話都可以影響台灣的大選。

  其實,美國是很一個重視個人言論自由的國家,也保障每個人自由發言的權利,包道格當時發表的言論清楚說明是個人立場,沒有代表其他團體或是國家發言,僅是自由發表意見,應用平常心面對。

  何況,蔡英文倘是要求美國保持中立,卻又為何在選前跑到美國去,尋求美國朝野的支持?這時候又不高喊“保持中立”了?這在邏輯上就是根本行不通的。

  由此可見,蔡英文與陳水扁一樣,都已自行撕毀了美國對其的信任和期待。只不過是,陳水扁是以粗暴的“一邊一國”、“入聯公投”、“終統”等方式,毀掉了美國對他的支持,並被美國視為“麻煩製造者”;而蔡英文表面上是溫文爾雅,是民進黨內的“非典型”人物,美國本來對其有所期待,但想不到她比陳水扁更是小胸襟、小格局,這叫美國人如何支持得了?

  實際上,在早期美國出於其民主、人權的普世價值,是不滿蔣介石在台灣地區實施獨裁統治,及大搞白色恐怖的;因而對台灣的黨外活動及由此而發展的民進黨的活動,是抱持同情甚至是支持態度的。因而,當陳水扁決定要參選“總統”,到美國進行“學習之旅”時,美國就樂見台灣地區也發生“政黨輪替”,與國際慣例接軌。不過,又擔心陳水扁執行民進黨的“台獨政綱”,因而要求陳水扁作出“四不”保證,而陳水扁又加上了李登輝所建議的“一沒有”。但陳水扁後來的所作所為,撕破了自己所作出的“四不一沒有”承諾,而此時美國的國際“反恐”及解決“朝核”問題需要中國的支持,且自己也有遵守三個中美“聯合公報”的責任和義務,因而拋棄了陳水扁。

  但是,美國仍是將陳水扁與民進黨區別開來的,仍對台灣也能實現“政黨輪替”的常態化有所期待。因此,蔡英文的“非典型”表現,曾令美國人頗為受落,因而在她赴美訪問時,應其要求,給予了與陳水扁、馬英九同等的接待禮遇,甚至還多了馬英九所沒有的安排--進入了五角大樓考察訪問。但是,蔡英文的表現仍是令美國大失所望,再加上美國出於其國際戰略考量,倒是希望不會給他惹來麻煩的國民黨能夠繼續執政下去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