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蔡英文:台灣跟中國的主權是不同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29 00:28:05  


 
  她認為,加速台灣就業和產業的低價值化,使台灣的貧富差距惡化,甚至步上香港的後塵,讓中國藉由經濟的利益,綁住台灣社會中特定人士、特定財團跟特定團體,讓台灣的社會和民主政治開始變質,而徹底毀壞台灣在全球經濟的重要價值,成為一種慢性自殺的政策。

  她強調,中國每一天都在趕上台灣當中,中國每一天都和台灣從過去經濟上相輔相成的關係,轉變成競爭關係,過去20年,中國是台灣很多企業的工廠,但今天很多台灣在中國的企業,已考慮要撤出,可能是因為勞工的薪資過高,更可能是中國自己的生產已經取代了台商的生產;今天台灣面對的中國,不像以前或許可稱為夥伴,但每一天愈來愈是競爭者,因此對台灣來講,台灣經濟的發展模式已到了轉型時刻。

  她抨擊馬的策略就是,採取向中國全面傾斜的經濟政策,包括加速ECFA的談判、擴大跟中國的自由貿易、全面的開放陸資、陸客和陸生來台灣,希望依賴中國的輸血來救經濟,這種一昧依靠中國的經濟政策,可能會導致:第一,會擴大中國對台的資金、人才跟技術的磁吸效應,讓台灣變成中國經濟的邊陲;第二,會加速台灣就業和產業的低價值化,讓台灣在世界經濟的供應鍊的重要地位加速淪陷,台灣高價值的就業機會出口到中國去,但在台灣的新就業機會,是陸客帶來的低價值的服務業就業機會;第三,會讓台灣的貧富差距惡化,甚至步上香港後塵;第四,讓中國藉由經濟的利益,綁住台灣社會中的特定人士、特定財團,讓台灣的社會和民主政治開始變質。
 
  蔡英文指出,要面對台灣的經濟危機,有三方向:第一,需徹底改變以中國為工廠,代工出口的經濟成長模式,以往台灣以低價生產作為競爭力的來源作的很好,但現在中國作的比台灣更好,已取代了台灣,所以要找出下個世代的產業,它必須能夠促進我們“國內”的就業,要能提高勞工薪資,而且能與台灣的在地經濟發展連結,而且出口和內需要並重的經濟成長模式,要發展的產業是,可以跟台灣在一起可長可久。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