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早報:將心比心 馬應採取三項補救措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06 16:26:11  


馬英九政府允許達賴到訪,在道義和情面上都有愧於北京。
  中評社台北9月6日電/聯合早報4日發表評論員文章說,馬英九上台執政以來,兩岸關係一直處於良性循環的平衡狀態,雙方各盡所能,為和解與合作添磚加瓦,誠屬難得。但是,達賴喇嘛此次訪問台灣,使兩岸關係橫生枝節,兩岸當局原本比較平和的心境被擾亂,而未來交往的模式很有可能受此影響。 

  馬英九政府允許達賴到訪,雖然是在壓力下被動為之,但在道義和情面上都有愧於北京。因此,北京方面近日來連續表達不悅與不滿,既是原則使然,也是常理常情。假若大陸放慢各項交往與合作的節奏,乃至對過去作出的某些承諾予以技術性擱置,都不會令人感到意外。 

  為了避免事態如此惡性發展下去,台北方面應該將心比心,體會和理解大陸方面的重大關切,承認自己的責任之所在,並設法採取必要的措施予以補救。大致來講,以下幾項措施理應盡快做到。 

  應派高層說明前因後果 

  其一,馬英九政府有必要繼續通過正式渠道,由適當的高層人士向大陸方面解釋為什麼要准許達賴訪問台灣。在此過程中,台北方面應該坦誠相告,不能以虛避實。例如,所謂達賴此行“是宗教之行而非政治之行”的理由,不僅無法令北京信服,反而還會引起更多的猜疑和聯想。 

  只要把當初決策時的真實考慮說清楚,大陸方面應該能夠以既往不究和向前看的態度待之,由此事造成的心結就會逐漸解開,未來的交往就能減少一層心理陰影。 

  以兩岸關係的現狀看,北京和台北之間公開發生爭議難以避免,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雙方都不願意放下高傲的身段,以誠懇的態度及時地予以化解。結果,新舊問題日積月累,雙方都背著包袱與對方交往,互信會越來越少,到一定的時候就有可能發生總爆發。 

  在達賴訪問台灣的問題上,馬英九政府日前已派人前往北京進行說明,但官員的層級和份量都不夠,不足以表明台北方面的誠懇以及對此事件的高度重視。 

  保證不再允達賴入台 

  其二,台北方面必須以適當的方式做出承諾,保證將來不會允許達賴以任何名義訪問台灣。這是消除北京疑慮、培養兩岸政治互信的必要步驟。而作出這種承諾,並不意味著是向北京低頭,而是從台灣的利益出發,力求避免兩岸關係發生更具破壞性的震蕩。 

  至今為止,北京的最大困擾之一,就是馬英九對重大敏感問題缺乏敏感性。而在達賴訪台之後,這種困擾會變成真實的擔憂。除了西藏和達賴問題之外,馬英九對“六四事件”、法輪功、大陸民主人權等問題發表的隨性言論,乃至針對北京主要領導人的不肖之辭,都曾令對方感到莫名其妙和措手不及。 

  馬英九過去以在野之身發表的言論,北京方面大概不會太介意。但現在以“總統”身份講一些有失分寸的話,作出不留情面的決定,北京就不會坐視不理。要知道,在西藏、新疆、台灣和人權問題上,連美國的奧巴馬政府都有所忌憚,不敢招惹中國。馬英九政府就更應慎重以待,不要愣頭愣腦、冒冒失失地充當激怒北京的“英雄好漢”。否則,不只是兩岸關係會再次受損,台灣的重大利益更會遭殃,尤其是它擴大國際空間的努力將前功盡棄。 

  對政治談判作出積極回應 

  其三,台北方面有必要對北京最為關切的問題,早日展現出體諒與合作的誠意,而且要用行動予以證明。 

  北京最為重視的問題,就是把政治協商納入到雙邊交往的議事日程中,以兩岸和平協議的法律框架來規範雙邊關係。為了營造氣氛、鋪墊基礎,過去一年多來,北京在經濟領域竭力配合馬英九政府的施政目標,不遺餘力地助其實現競選承諾。但是,至今為止,台北方面抓住“先經濟、後政治”不放,只熱衷於向北京伸手要東西,對北京最關注的事情卻表現很冷漠、甚至反感。 

  不知道台北方面是否已經認識到,北京千方百計地提供經濟支持,既是要幫助國民黨政權延長生命,更是要使兩岸關係越走越近,而不是若即若離、甚至越走越遠。 

  隨著馬英九政府的執政時間在一天一天減少,北京方面即便有很大耐心,也不可能沒有緊迫感和焦慮感。這一是因為,馬英九政府對兩岸政治協商究竟有何種想法和打算,至今依然是含糊其辭,能避則避;二是因為,北京擔心自己對台灣毫無節制的利益輸送,有可能得不到台灣方面的任何回報,倒頭來變成“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懲前毖後 預留餘地 

  對大陸而言,此次台北方面准許達賴訪台,固然是不識大體之舉,但北京作出的反應措施應力求準確、適度。既要曉之以利害關係,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又要放眼長遠,為各種有利的可能性留下餘地。 

  在很多事情上,台北當局有自己的政治利益考量,北京不可能指望它和自己同心同德;與此同時,在遏制和反對台獨的問題上,國民黨政府至今依然是北京的盟友。因此在達賴訪台問題上,北京所要做到的應該是懲前毖後,而非削弱國民黨的執政地位,否則就正中台獨勢力的下懷。大陸國台辦在至今為止的表態中,都未直接批評馬英九政府,應該就是基於此種考慮。 

  從達賴訪台的事件中,北京方面也許有必要重新思考和部署扶持台灣經濟的政策和措施。一年多來,大陸政府試圖以博愛的胸懷,不分藍綠、一視同仁地對台灣所有縣市提供各種優惠,希望最大程度地爭取台灣民眾認同“一個中國”。但是,這一政策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還有待實事求是的評估。 

  比如,在民進黨控制的南部幾個縣市,來自大陸的經濟輸血對部分人起到了“喻之以利”的作用,但並沒有達到“曉之以義”的目的。而且,一視同仁的慷慨政策,也為某些政治投機分子提供了機會。 

  大陸經濟總體上越來越強,市場也越來越大,但財力和資源終歸是有限的。如何有效地利用,而不是無謂地撒錢,這需要冷靜而精明的頭腦。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