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大陸涉台智庫壓境 馬團隊做好準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12 17:38:53  


  中評社台北11月12日電/由中共中央黨校前副校長鄭必堅率領的大陸學者團,今日抵台出席學術研討會,這批幕僚策士的決策層級、代表性、重要性,將締造兩岸學術交流的新紀錄,尤其,兩岸退休將領、退休外交官的交流對話,將促使兩岸軍事外交等敏感議題早日端上檯面。 

  中國時報報道,被喻為“中國和平崛起論”政治論述建構者的鄭必堅,是近十年來中國最具決策影響力的幕僚策士,北京此時核准鄭必堅訪台,並率重要軍政退休官員與會,從決策意涵與兩岸氛圍來看,反映了軍事外交議題的商談,將逐步成為北京的重要議程。 

  尤其,訪台成員包括兩位解放軍退休將領李際均、潘振強,及兩位退休大使吳建民、馬振崗,使得這場研討會未演先轟動,受到廣泛關注。不過,馬政府的“國安”幕僚認為,這仍只是單純學術研討活動,與政府授權開展的“二軌對話”仍有相當距離。 

  對鄭必堅等人訪台,應可視為北京體現“胡六點”所稱的“兩岸可適時就軍事問題進行接觸交流,探討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問題”或“兩岸在涉外事務中避免不必要內耗”等宣示的實際行動,這項交流也必將成為推動軍事外交議題商談的重要驅動力。 

  事實上,從國共兩黨達成的“五項共同願景”,或馬英九與胡錦濤近來發表兩岸協商議題談話,都曾涵蓋難度最高,牽涉複雜的兩岸軍事外交議題,但不論“先經後政”、或“先易後難”,其議題順序都不在優先商談之列,卻是兩岸必然要面對的敏感議題。 

  以目前端上檯面的ECFA為例,兩岸已發展出全新的“ECFA商談模式”,即兩岸先行透過學者專家“個別研究”,再由兩岸政府部門各自授權進行“共同研究”,等研究取得初步成果後,再安排兩岸政府部門直接進行“諮商談判”。 

  鄭必堅與大陸涉美、涉台決策智庫的負責人“大軍壓境”,象徵大陸對台研究工作的學術任務,正進入重要高峰期,中共中央似乎有意透過這批重要政策智囊的實地參訪,部署最新時期的對台談判工作。因此,馬政府的“國安”團隊是否已做好接招準備,更受矚目。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