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觀察:韓國專家展望中日韓峰會
http://www.CRNTT.com   2024-06-12 00:11:29


嘉賓大合影(中評社 崔銀珍攝)
 
  李賢泰將此次韓中日會談的關注點分成四點:一、韓中FTA第二階段談判已浮出水面。重啟FTA協商,要提高韓國的對華出口利用率,特別是提高韓流或旅遊等因薩德而受到限制的產業的協商,確保今後防止限韓的安全閥非常重要。二、關於供應鏈穩定的討論。但是,兩國的立場存在差異。韓國眼中的供應鏈是蓄電池、核心礦物方面,中國眼中的供應鏈是半導體方面。因為雙方立場不同,所以反而有協商空間。另外,形成韓中出口管制領域的對話機制也具有重要意義。三、對於韓中投資合作。韓國應該以此為契機,發揮將中國的尖端產業和供應鏈企業提升到韓國的作用。四、2025-2026韓中日文化交流年。現在三國間國民的厭惡感被提出為很大的問題,因此人文、教育、學術、旅遊等交流越多越好,這是最容易合作的部分,希望三國能夠形成相互方便往來的氛圍。

  韓國漢陽大學教授閔貴植表示,此次韓中日會談的意義在於會面本身,把重點放在消除韓中之間的不信任,是“稍微融化冰塊”的水平。與21世紀初相比,包括美中競爭在內的外交狀況更加惡劣,因此,雖然定期化也可以看作是一種成果,但在評價上有必要更加冷靜。

  韓國國民大學教授崔喜植說,雖然整體評價三國見面很肯定的成果,但比較政府新聞發布會內容和共同宣言文時,這似乎成為了明確體現相互之間的分歧。首先,就朝核問題,如果此前韓中日都是把‘韓半島無核化’達成共識,那麼現在已經徹底破裂。好像中國倒退到贊同朝鮮方政策,韓日也不是說‘韓半島無核化’,而是‘朝核無核化’,考慮到尹總統的核武裝發言,日本也似乎默許在韓半島部署戰術核武器,由此可見,圍繞朝鮮核問題的韓日與中國之間的距離進一步拉大。關於經濟方面,韓美日將成為外交和尖端產業領域的重要合作機制,韓中日將在除尖端產業以外的經濟領域以及社會、交流、文化領域進行合作。事實上,這是韓中日三角合作體制發生時就有的基本想法,此次表示明確,我覺得這反而是中日韓三方合作的優點。實際上,韓中日之間針對外交、朝鮮問題無法解決,還不如以現在的水平把韓中日合作制度化更好。韓中日也是和韓美日一樣的三角關係,各邊都要有機地行動起來,但韓日過於超前,韓中現在才剛剛踏上了正常化的開始,中日則處於平行線。在這種情況下,也有人擔心韓中日合作能否深化,因此有必要認真考慮各雙邊關係的協調發展。

  韓國峨山政策研究院研究委員李東奎說,此次領導人會議可以對外表現出中國更加包容性和開放性,與韓日進行交流的信息,在現在追求的對外政策和與全球南方的合作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另外,中國通過此次韓中日領導人峰會,向台灣傳達了阻止與韓國、日本強化關係的信息。從這個角度來看,各國政府能否真誠地深化韓中日合作多少有些懷疑,還有待觀察。但是,從廣義上看,在國際局勢不穩定的現有結構中,提高了合作的期待感,而且對改善韓中關係的期待感,可以積極解釋。

  韓國亞洲大學教授金勇基表示,在美中技術霸權競爭中,東亞地區合作的必要性不斷被提出。這為之前長期中斷的重新開始的出發點奠定了基礎,從這一點來看意義重大。有很多聲音指出,本屆政府在國家安全和經濟利害關係中未能找到平衡,通過本次領導人會議,各國之間的利害關係中開始討論哪些是可以相互協商的,此外還要最大限度地協調與美國戰略格局相衝突的部分,從這一點來看,可以說是開始了真正的考驗。2023年韓國的經濟增長率為1.3%,是除了歷代石油危機、金融危機、大流行病危機以外的最低增長率。從這結果我們可以看到,此前以與美國關係為中心的外交政策在經濟領域暴出了相當大的桎梏,其結果是尹政府在議會選舉中大敗,認識到這種情況的中國也期待更多的可能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