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觀察:韓國專家展望中日韓峰會
http://www.CRNTT.com   2024-06-12 00:11:29


韓國全球戰略與合作研究院院長黄载皓为主持人(中評社 崔銀珍攝)
 
  對於中日韓三國關係今後的展望和建議,韓國外國語大學教授李地平說,希望FTA作為一個框架,能夠體現協商效果。例如,代替不能發揮功能的WTO,從‘韓中外交+東盟’的角度出發,可以達成牽制數字協商或各種保護主義的協議。在供應鏈合作方面,尖端領域很難,在資源開發方面,第三國合作可以在包括東南亞在內的地區採用開發礦物資源、綠色創新合作。在半導體方面,由於中國的市場占有率較大,日本也在傳統芯片(legacy chip)領域維持著對中國的出口,此次韓中日正三會談給美國帶來一定的緊張,可以考慮今後在與美國的合作中,韓國能否朝著有利的方向發展。

  韓國國民大學教授崔喜植表示,一些人認為韓美日關係的高度化加深了韓半島冷戰結構。通過此次韓中日領導人峰會,韓國政府有義務被國民確認韓美日三角關係和中國的關係不是矛盾的。為了在韓國緩解外交的政治兩極化,提高穩定性,尹政府應該傾注很多能量。還有一個是朝鮮問題,韓中日合作從促進韓半島和平的作用轉向東盟,對此表示贊成,但多少有些遺憾。像這次蒙古進入‘韓中日+α’那樣,讓朝鮮也以某種形式參與進來會怎麼樣呢?韓中日三國在醫療保健方面起到了很高的先導作用,因此,將朝鮮納入防止大流行體系的構建中,這樣的方案也對緩解韓國國內政策兩極化也有幫助。當然,現在尹政府的對朝立場非常強硬,上面第二個建議可能會很困難,但至少在與中國的關係中傾注最大限度的能量來穩定對今後的韓中日合作發展也很重要。 

  韓國峨山政策研究院研究委員李東奎指出,三國在外交安保問題上很難找到新的進展,只是有必要好好利用對話和溝通的基礎。他認為,通過此次會議可以消除韓國國內對華外交的指責。雖然不能說在與中國的關係上有所進展,但從中國的立場來看,這是美國大選之前與地區國家改善關係的機會,因此將繼續保持溝通。雖然有些評價這次只確認了立場的差異,但有了這些對話機制,至少不會積累不必要的誤會,在局勢變化中可以坦率地應對,從這一點來看,非常積極,如果持續宣傳集中於交流的預期成果,就能很好地維持合作勢頭。

  韓國仁川大學教授李賢泰說,韓中日三國會面在兩個方面具有重大意義。首先是牽制美國。此前,美國為了牽制中國,向韓國提出了過分的要求。從長期來看,韓國喪失了地緣政治杠杆,在產業競爭力、雇傭方面也有不好的部分,但即便如此也有部分接受了美國的要求。通過此次韓中日峰會,可讓美國更加關注韓國,一方面與日本在一起,可以牽制到不會引起太危險的緊張的程度。第二,最近GTI(Greater Tumen Initiative)迎來了新的轉折點,希望日本也參與其中。其實,第三國的合作在過去事例看來並沒有取得太大的效果,反而韓中FTA第二階段談判中的人員、教育、旅遊交流等合作會更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