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羅歡欣:石破茂日本政治與外交走向充滿變數
http://www.CRNTT.com   2024-11-12 00:10:59


論壇現場(中評社 李澤璇攝)
 
  其一,對“和平憲法”法治底線的試探與突破。1945年日本戰敗後,在投降書中明確承諾“接受《波茨坦公告》條款”,而《波茨坦公告》又明確規定“《開羅宣言》必須實施”。所以,《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被納入《日本投降書》,其內容構成戰後約束日本的重要的條約法規則。不久後,以美國為首的盟軍即督促日本起草並通過了“和平憲法”(1947年生效),規定日本“永遠放棄把利用國家權力發動戰爭、武力威脅或行使武力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為達此目的,日本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以期用法治手段,消除日本軍國主義復燃的可能性。

  然而,日本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就試圖突破“和平憲法”的限制。到2015年安倍執政期間宣布解禁集體自衛權,特別是到2022年岸田任內出台“安保三文件”後,“和平憲法”開始進入要被架空的快車道。這一危險的“法治”破局,事實上與美國的戰略捆綁息息相關。“安保三文件”將中國定位為“迄今最大戰略挑戰”,將中國台灣地區定位為“與日本共享基本價值觀的重要夥伴和朋友”。這與美國在當年10月公布的《國家安全戰略》中將中國定位為“美國最重要的地緣政治挑戰”高度契合。

  日本亦步亦趨地追隨美國的戰略轉圜,加深兩國的同盟捆綁,是日本弱化“和平憲法”的主要緣由,並非日本首相一己之力的推動完成。只是,日本似乎要“借力打力”,借“助攻”美國反華戰略之名,行推進其自身強軍戰略之實。2023年,日本在石垣島、與那國島及宮古島等地增強軍力部署,刻意製造台海周邊緊張局勢,投巨資研發遠程攻擊武器,全面提速其海空裝備升級步驟,對防衛力量進行“根本性強化”。石破茂上台前後拋出的“亞洲版北約”等構想,本質上是對強軍戰略的延續,是對“和平憲法”法治底線的進一步試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