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晚報:這一“牛” 傷了台灣形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05 16:27:11  


  中評社台北1月5日電/台“立院”今天完成美牛相關修法,違反了台美雙方牛肉進口協議及議定書內容。馬英九念茲在茲的“台灣不是麻煩製造者”,這下變成國際間不可靠的貿易夥伴。馬英九下午將親上火線回應“立院”的修法,如果此事件能夠成為馬政府一個正面的範例,未來不再重蹈覆轍,或者是不幸中的大幸。

  聯合晚報特稿指出,美國牛內臟、絞肉進口是公共政策,這些產品與台灣民眾食品安全有關,同時也與台灣肉品市場是否為自由市場,是否存有人為貿易壁壘有關。“國會”在選票壓力及民粹情緒下通過禁止美國牛內臟、絞肉進口,著實給了馬英九政府大難堪,台灣的國際形象受損更重。

  美國牛肉進口問題的爭議演變到今天行政、立法部門雙輸的局面,雙方都難脫責任。朝野“立委”激情的表現,執政黨“立委”也加碼演出,黨政運作就像脫韁野馬一般。行政部門面對如此重大決策,事先沒有任何布局,率爾發布政策,像是一個過於突出冒進的部隊,左右側翼完全沒有政治援護,最後遭致挫敗。

  特稿說,維持台灣是自由市場,這是政府必須扛起的責任,人民作為消費者,是否食用被政治人物質疑有安全疑慮的肉品,是個別的消費行為,兩者不相違背,如今混為一談。政治人物認為肉品有問題,但也拿不出什麼證據,就要關閉台灣的自由市場,這對於以出口導向的台灣經濟,多少會有負面影響。

  美牛進口爭議,說到底,是藍營內鬨,是馬英九從上任以來,討好政敵,輕忽盟友,讓他的盟友一個接一個失望離去,那種反挫的力道,集結在“立委”激情表現上。一方放不下身段溝通,一方蓄積長期不滿情緒,一股腦的在美牛事件上爆發出來,這個內鬨,卻是以台灣的國際形象為代價,試問,值得嗎?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