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晚:何須以“動機論”看雙英辯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04 16:18:42  


  中評社台北4月4日電/聯合晚報今天的社論指出,馬英九與蔡英文主席的ECFA辯論,於黨內外都傳出不少臆測和評論。在民進黨方面,呂秀蓮講得赤裸裸,認為是做秀,是“總統”大選的事先交手。對於國民黨這方面呢,不少人認為是在為馬英九拉抬低迷聲勢,“總統府”發言人還為此聲明無關拉抬,亦非關“總統”前哨戰。

  社論說,基於ECFA對台灣經濟前途的關鍵性意義,在兩岸正式簽定前,朝野能有高層次的辯論,激發社會對此議題的理性重視,而非情緒反應,應該是件好事。外人實不宜硬指雙英辯論“別有意圖”。台灣已經太多動機論、陰謀論了,既然ECFA引起社會如此大的激盪,多些理性辯論難道不好嗎?

  其實,雙英要辯論,各自都須承擔一定的風險。試想,馬英九民調低迷許久,若辯論結果不佳,對他豈不是更大的衝擊?同樣,蔡英文好不容易透過幾次選舉,擺脫陳水扁陰影,在民進黨各大天王中建立威信,她與馬英九辯論,若有閃失,豈不前功盡棄?換言之,馬英九和蔡英文本可“一動不如一靜”,反正朝野攻防,要推ECFA的繼續推,要反ECFA的繼續反,何必多此一舉呢?

  反過來想,朝野領袖對此議題一定是具有強烈的使命感,才會義無反顧親自上陣。所以,輿論不必全從“動機論”的角度看雙英辯論,那只不過讓台灣社會更添一筆猜忌與理盲的紀錄而已。朝野政黨領袖願意就公共政策公開辯論,讓彼此歧見攤在陽光下,供民眾檢驗,難道不是政黨政治的正面示範嗎?外界何須潑冷水、唱反調!

  社論指出,雙英辯論,對二位主角都充滿了變數,後續效應值得注意。辯論的勝負,固然關係到ECFA簽訂時,社會大眾支持度的升降;而對於兩位黨主席的領袖地位,也可能會有所牽動。辯論總有輸贏,贏者全拿,輸者盡墨,是辯論的鐵律。但以社會大眾對ECFA的關注來說,其得失利弊還需要持續的資料分析說明,馬英九和蔡英文的辯論,是提供公共論壇說理的一大步,我們樂觀以待!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