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美俄虎視眈眈 中亞地區游刃有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05 00:10:30  


 
  儘管俄羅斯在政治、安全、經濟方面各有多邊組織輔助掌控與中亞國家的關係,但攤子太大,中亞國家對俄羅斯在信譽等方面存在疑慮和擔心,並沒有把寶都押在俄羅斯一方。

  美國一直對中亞虎視眈眈,奧巴馬政府認為中亞的威脅與經濟有關,而不是伊斯蘭勢力,預示著美國可能淡化中亞的伊斯蘭因素,不象布什政府那樣强行在中亞推進民主,同時加强對中亞的經濟援助。

  第一,西方國家在中亞的經營根基深厚。高層對中亞展開密集訪問,2008年下半年,布什政府的國務卿、副國務卿、助理國務卿均曾訪問中亞。2009年初,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彼得雷烏斯訪問中亞,在烏茲別克斯坦訪問期間,卡裡莫夫總統表示烏美合作符合烏利益,雙方討論向阿富汗運送物盜的運輸走廊保障問題。美國高層頻繁訪問中亞主要關注在中亞的基地、安全合作以及在阿富汗推進軍事行動保障等問題,也有牽制俄羅斯的考慮。美國長期以來是中亞最大的援助國,據統計1992年到2006年,美國對中亞的援助達41億美元,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邊境口岸建設多採用美國設備並接受美國培訓。美國在中亞成功維持了基地運轉。為安撫有關方面,美國多次宣布不準備在其他中亞國家開設新基地,但謀求繼續使用在吉爾吉斯的基地。2009年6月下旬,經過美國一再做工作,吉爾吉斯議會批准美國利用瑪納斯機場建立“過境運輸中心”,協議有效期為一年。2009年7月12日,美國副國務卿伯恩斯在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表示,美國將加强與吉在經濟和安全領域的合作。

  第二,歐美雖然短期困難,但在中亞的影響不弱。美國的社會風潮對青年影響大,對中亞的非政府組織影響也很大,西方與中亞國家的軍事與能源合作勢頭仍在發展。歐盟一直推動的繞開俄羅斯、從中亞和里海地區輸入天然氣的“納布科”管道計劃正在取得進展。2009年初俄羅斯與烏克蘭發生天然氣之爭後,歐盟再次深刻認識到穩定獲得能源的重要性,極力推動實施“納布科”管道項目,並希望獲得中亞的鈾礦資源。為此歐盟尋求與中亞發展雙邊與多邊關係並重,積極開展與中亞的教育、法制、水資源合作,推動設在土庫曼斯坦的中亞預防外交中心發揮作用。2009年以來,歐盟特使捷克總理托波拉內克和歐盟中亞事務特別代表毛磊訪問中亞,希望擴大與中亞各國的合作。北約也不斷加强對中亞的影響和關注。如,2009年2月,北約秘書長中亞和高加索事務特別代表西蒙斯訪問中亞,在哈薩克主要討論哈與北約合作前景以及阿富汗局勢等問題;對北約與吉爾吉斯斯坦在和平夥伴關係計劃內的合作成果表示滿意,希望兩國建設性合作更快發展;願意與土庫曼斯坦繼續開展富有成效的對話。

  第三,大國在中亞的競爭保持適度並存在一定協調。美國和俄羅斯在戰略層面一直保持著接觸。2009年2月,美國副總統拜登在第45届慕尼黑國際安全論壇上,希望“重啟”美俄關係,俄羅斯給予積極回應,表示將採取一切措施與美國合作。雙方在穩定阿富汗局勢方面達成一些妥協,吉爾吉斯宣布關閉美軍基地後,俄羅斯戲劇性地允許美國軍通過俄領空向阿運送非軍事物資,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塔古克斯坦等國也予以效仿。2009年3月底在莫斯科和海牙舉行的阿富汗問題國際會議上,俄美互相邀請對方參加。2009年7月,美國總統訪問俄羅斯,就核裁軍、美俄關係等重大問題高調達成妥協,雖然兩國之間的明爭暗鬥依然存在,但至少出現了競爭性的緩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