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台灣最早的政經中心─台南赤崁樓(2之1)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22 00:33:23  


赤崁樓是全台一級古蹟,有300多年歷史,如今是造訪台南遊客的必遊之地。(中評社 趙家麟攝)
  中評社台南1月22日電(記者 趙家麟)德國籍的國際指揮巨擘庫特.馬殊,帶領法國國家交響樂團在台南演出,走訪全台一級古蹟赤崁樓。赤崁樓在台灣的歷史文化資產中,是極具代表性的一座古蹟,曾是台灣最早的政經中心,目前是中外遊客造訪台南時的必遊之地。

  明永曆7年(西元1653年),荷蘭人在郭懷一動亂事件後,為鞏固本島防衛能力所創建赤崁樓,初稱為“普羅民遮城(Provinti)”,當地原為原住民赤崁社址所在,又稱“赤崁樓”。

  赤崁樓最初的城樓建築,是3座略為方形的台座相接而成,背山面海,與數里外的熱蘭遮城遙相對望,互為犄角,控制台江內海。自創建迄今300多年來,目前的樣貌,主要是延續至清代而來,赤崁樓增修次數頗多,走過歷史的足跡,已成了廟、院、閣、祠、殿等各種不同建築雜陳的展示場。

  荷據時期所建的普羅民遮城,目前只遺留基座殘蹟,從其結構中考究磚材,則是遠從印尼爪哇島運來,以糯米汁、糖漿、砂與牡蠣殼的混合物為灰漿,建材與安平古堡的熱蘭遮城殘蹟,幾乎是一模一樣的。

  荷據時期的普邏民遮城,是當時荷蘭殖民政府的政商中心,由來自荷屬東印度公司的總督負責政務,等於是台灣最早的政經中心。

  明永曆15年(西元1661年),延平郡王鄭成功收復赤崁樓,改赤崁為承天府,以彰顯其延續明室道統之心,並暫住在城樓內,直到荷蘭人乞降,才和子孫移居熱蘭遮城。鄭成功去世後,赤崁樓成為火藥、軍械的貯存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