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揭開龍陵董家溝日軍慰安所鮮為人知的秘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10 03:13:39


龍陵董家溝日軍慰安所大門(中評社 林艷攝)
  中評社龍陵8月10日電(記者 林艷 趙家麟)“追憶中國遠征軍”兩岸記者聯合採訪團9日下午來到雲南龍陵董家溝日軍慰安所,親眼目睹了日軍罪行所留下的物證和照片。兩岸記者參觀後表示,雖然之前了解過一些有關慰安婦的資料,但有些慘無人道的故事還是第一次知道,觸動很大。

  有記者表示,這裡有日軍犯下“禽獸不如”罪行的照片、人證、物證,鐵證如山。日本是不能通過狡辯來抹去這段歷史的,最好日本人也能來到這邊看一看。

  龍陵董家溝日軍慰安所是龍陵縣規模最大的慰安所,由一正兩廂、一面樓及耳房組成,建築均為典型的走馬串角樓式四合院建築,單檐硬山頂二層樓房,全院有大小房舍30間,是當地有名的豪宅大院。1942年5月日軍占領龍陵後,該房屋被強征為城區日軍慰安所,成為日軍慰安婦制度的實施場所。

  走進院子的大門口,可以看到一張桌椅,牆上掛著慰安婦的名牌以及“慰安所規定”。據講解員介紹,日軍常常在這裡排隊購買門票等待服務。管理這所“慰安所”的人是一個叫阿雲婆的日本女人,阿雲婆平時不接客,如遇士兵換防人手不夠時這位負責人也親自上陣充當“慰安婦”。第一批到達這裡的“慰安婦”有23人,其中10人是日本的女子“挺身隊”,這些人在日本就是從事妓女生活的,她們有較好的待遇,白天可以在城裡自由的出入,另外的13人是朝鮮人和中國台灣人,他們沒有自由。

  一樓的房屋裡保留了當年日軍犯罪的物證,二樓則分六部份展覽了龍陵縣董家溝日軍慰安所,包括日本軍國主義發展與慰安所的出現,日軍全面侵華戰爭爆發與“慰安婦”制度的建立,太平洋戰爭爆發與“慰安所”制度的推廣,日軍對滇西的侵略與慰安所的設立,苦難的性奴隸受害者,索賠、審判與罪責。

  據介紹,1937年“七•七”蘆溝橋事變,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爆發,戰爭初期,日本軍隊源源不斷來到中國,日軍在占領區,官兵奸淫成風。日軍軍政當局為避免性病流行,影響軍隊戰鬥力,同時也為了減少日本官兵的強姦行為,避免激起各地的抗日烈火和世界各國的譴責,決定推行隨軍“慰安婦”制度,1938年由軍部通令實施,由於軍方提倡甚力,1938年1月日本陸軍在占領區上海設立了第一個由軍隊管理的慰安所“楊家宅娛樂所”。之後,這種機構便在中國各地以最快的速度建立起來,凡日軍所到之處,幾乎都設有“慰安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