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必須處理好六大關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6-10 00:23:07


  中評社北京6月10日電/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推動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增強國家軟實力的戰略高度,就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多次作出重要論述。2015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後,我國掀起了“智庫熱”。據統計,僅最近兩年新掛牌的各類智庫就有5000家左右。當前我國智庫數量已居世界第一,然而,要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世界知名的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必須冷靜思考,不能只關注數量的增加,而忽略了質量的提高。建設高水平、高質量的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必須處理好六大關係。

  第一,處理好基礎研究與對策研究的關係。科研機構與大學關注基礎研究,是要解決“是什麼”和“為什麼”的問題,將複雜現實簡化,抽出關鍵變量,找出它們之間的邏輯關係,並進行合理闡釋。而思想庫和智囊團——智庫關注的更多是對策研究。對策研究解決“怎麼辦”的問題,需要超越基礎研究,既涉及對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又需要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強烈的問題意識,並且重在尋求現實問題的解決之道。基礎研究和對策研究之間是一種辯證發展關係,有了良好的基礎研究做支撐,對策研究才能有力度與深度,否則對策研究將成為無源之水。因此,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不能把基礎研究和對策研究相混淆,必須堅持基礎研究和對策研究並舉的方針,努力推出有客觀依據、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的原創性基礎研究成果,使對策研究建立在深入扎實的基礎研究之上。要堅決反對急功近利,為了獲得智庫的“封號”,在很短的時間裡推出系列“點子”,從而迅速提升知名度的做法。

  2015年11月,中央深改組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工作方案》,首批入選的25家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單位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具備較為扎實的基礎研究與相對專業的對策研究。當然,基礎研究與對策研究的側重點不同。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情況下,如何做出取舍?對研究人員而言,要在基礎研究與對策研究上都有所建樹,實屬不易。因此,在人財物有限的情況下,智庫必須結合自身實際處理好兩者的關係。

  第二,處理好科研考核與智庫考核的關係。基礎研究關注的是主持課題、出版專著、發表學術論文的數量和質量等,而對策研究關注的是參與議政、成果獲得領導批示或被有關部門采納的情況,兩者的考核體系不盡相同。如何在同一個機構內平衡好對兩類研究的考核,是智庫建設的一個核心問題。

  智庫綜合評價指標體系要切合智庫的工作流程,應當以智庫的吸引力、管理力和影響力等幾個指標為依據作出評價。吸引力好似一個漏鬥,顯示智庫的外在聲譽和對外界的吸引能力,它包括聲譽吸引力、人員吸引力、產品或成果的吸引力和資金吸引力;管理力好似孵化器,展示智庫的內在運作能力,即智庫如何提高內部的有效管理,提高產出能力,具體包括戰略、組織、系統、人員、風格、價值觀和技術的管理;影響力好似喇叭,展現智庫的對外傳播、政策作用等能力,它包括政策影響力、學術影響力、社會影響力和國際影響力。這三種力相互作用,影響力大了會反哺吸引力,而吸引力加大則會促使更多高品質人員聚集到智庫,提升管理水平。總之,只有運用好考核與評價這個指揮棒,才能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參與到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建設中來。

  第三,處理好練好內功與加強外宣的關係。練好內功是智庫構建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中國特色新型智庫要圍繞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和國際問題,開展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系統性、綜合性研究,推出現實性強、公信度高、影響力大的創新性理論觀點和決策研究成果,為中央決策提供高質量的智力服務。要完成如此重任,練好內功是必不可少的。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再次強調,“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建立健全決策咨詢制度”。究其本意,智庫的質量是本,能否建立健全的決策咨詢制度,是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原動力。

  “酒香也怕巷子深”,智庫的對外宣傳也是至關重要的。縱覽美國等一些國家的著名智庫,在對外宣傳方面可謂不遺餘力。比如,布魯金斯學會、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都設立了專門的機構與人員負責研究成果的對外推廣,並且建立了國內外的網絡系統,立體化、多渠道地宣傳自己的成果,特別是在互聯網時代,這些智庫加大了對網絡媒體的運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這些成功經驗值得我國智庫學習與借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