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幣升值不是解决美國經濟問題的“良藥”。 |
中評社香港10月5日電/法國《歐洲時報》10月1日載文《施壓人民幣會傷害誰?》,摘要如下:
美國再次將矛頭指向人民幣。9月29日,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一項旨在對所謂低估本幣匯率的國家徵收特別關稅的法案,授權商務部向中國輸美產品徵收懲罰性關稅,以向中國施壓,迫使人民幣加快升值。
眾議院通過只是美國立法程序的第一步,此案尚須參議院表决並經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才能生效。儘管如此,一場中美間的貿易大戰似有風雨欲來之意——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就回應稱,中方敦促美國會議員認清中美經貿關係的重要性,抵制保護主義,以免損害中美兩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
其實,中美雙方圍繞人民幣匯率問題的爭論由來已久。一直以來,美國都有一個萬金油的理論:人民幣被低估是造成中美貿易逆差的根本原因。今年以來,有關人民幣匯率問題的爭論更是愈演愈烈。早在今年3月,就有美國國會百名議員聯合上書美商務部和財政部,聲稱中國壓低人民幣匯率,有操縱匯率的嫌疑,要求將中國列入“操縱匯率國”名單。此次,美國以法案的形式挾持貿易戰施壓,更顯得咄咄逼人。
人民幣大幅升值真是挽救美國貿易逆差的“萬能藥” ?其實並非如此。堅挺的人民幣對美國經濟的總體影響並不像許多美國人所認為的那樣顯著。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自2005年下半年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25%,而同時,中美貿易順差仍然在擴大。其實,中美貿易逆差源于產業結構差異,美國在高科技領域具有較強優勢,但却在這方面實行嚴格的出口管制。美國如果不取消高科技出口限制,中美貿易順差的局面根本不可能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