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灣刻意迴避南海爭端 加劇自身被邊緣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23 15:35:08  


  中評社台北7月23日電/台灣旺報23日發表社評說,詭譎多變的南海安全情勢,台灣很難再置身事外。中美最近各以不同方式表態,期望台灣在南海爭端中有積極作為。華府多次藉二軌對話,敦促台灣改善太平島的通訊與救援設施,甚至配合美方的南海戰略;北京則強調維護南海主權是兩岸的共同責任,要求在大陸控制的永興島與台灣控制的太平島間建立協作機制。

  社評說,太平島是南沙海域的最大島嶼,具重要的戰略地位,堪稱中國“南疆之鑰”。太平島擁有淡水、飛機跑道、碼頭、太陽能光電等基礎設施,較其他島礁更具生存條件,平時具有提供氣象偵測、海難通報、漁船補給、飛航情報或海運安全資訊的功能,戰時則可轉換成船艦的運補基地。1970年代越戰期間,美國就曾把太平島視為軍機緊急迫降的中繼站。

  台灣的外交處境艱難,卻不曾放棄對南海固有疆域的主權。面對南海爭端各方不接受台灣為對話夥伴的現實,以及台灣內部藍綠對立的政治氛圍,馬英九儘管多次闡明“主權在我、擱置爭議、和平互惠、共同開發”的原則,卻也不忘重申“不與大陸合作”的立場。

  社評說,台灣面對南海爭端的尷尬,經常被迫保持低調回應。2006年台灣是藉“醫療救援”為名修建太平島飛機跑道,今年5月“立法院”幾名“立委”亦以“考察南部地區軍事設施”的低姿態訪問太平島,目前基於南海安全情勢劇變而需要加強太平島軍力部署之際,馬政府仍計劃找適當時機以“海巡署”與陸戰隊同時駐防”的模式負責太平島防務,為的就是避免升高敵對態勢。

  台灣刻意迴避南海爭端,不僅加劇自身被邊緣化的危機,亦在競爭南海資源方面自失立場。台灣如果在南海問題上,既無實力又無集體力量為後盾,徹底被邊緣化,試問未來安全情勢若惡化至爆發局部性軍事衝突的程度,台灣將如何維繫“國家”利益? 

  社評說,眼下越南正在秣馬厲兵,3月下旬,越南武裝巡邏艇兩度闖入太平島周邊限制水域並開火挑釁,近日越南又試圖阻止台灣在太平島延長機場跑道的計劃,在在顯示太平島可能成為日後越南展現軍事實力的目標。以太平島現有百餘人的駐軍與輕型防禦性武器配備,實不足以應付隨時可能爆發的衝突。

  台灣尋求與大陸合作捍衛南海主權,在華府眼中視同於兩岸聯手對抗美國,此舉對馬英九,必然是不可承受之重。再就當下台灣朝野互信嚴重不足下,兩岸合作維護領土主權,亦決非馬英九的戰略選擇。更何況,包括菲、越、印尼等南海周邊國家官員都曾在公開或私下場合,勸阻台灣不要與北京合作。面對中美權力競逐的拔河,馬政府想為台灣爭取最大戰略利益,確實需要高度政治智慧。

  社評說,迫於政治現實,台灣不能因南海爭端選邊站,但在戰略思考上應以維繫和平為首要目標。馬政府過去不乏對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的宣示,當下需要的是確保南海主權與區域和平的明確作為。近月以來,北京對維繫南海主權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強勢,相較台灣則缺少確保南海安全的具體作為。

  社評說,南海疆域是中華民族的資產,兩岸既然能各自對外呼籲“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彼此何以不能暫時擱置主權爭議,共同尋求既能維護中華固有疆域,又能確保南海區域安全的辦法?為此,我們期盼馬政府能化被動為主動釋出訊息,嘗試把南海安全與合作開發資源納入兩岸協商議題,也積極與美國及東協國家尤其越南交涉,呼籲國際社會和平解決爭端,並提出共同開發太平島周邊海域資源方案,進而提升台灣對南海問題的發言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