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專譯:過度依賴貨幣政策 美聯儲或增風險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21 00:46:42  


 

  但到了2000至2008年,美聯儲的調整利率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為了刺激經濟,美聯儲經常將聯邦基金利率下調到零附近,這使得泰勒法則在這8年中只能解釋0.35%的聯邦基金利率浮動情況。換言之,泰勒法則在近些年裡已經不能解釋和預測美國貨幣政策走向了。

  確實,在過去10年中,由於世界經歷了高科泡沫化,日本經歷了通貨緊縮和經濟滯脹,美國經歷了9.11恐怖襲擊,這些事件使得美聯儲不得不相應做出政策調整。當02年伯南克成為美聯儲主席後,他表示:“新時代帶給了美聯儲新的挑戰”。他一直認為,通過向經濟中注入資金,美聯儲可以幫助金融資產價格上升,這將使得資本成本下降,同時美國陷入通貨緊縮困境的風險也會大幅下降。

  在伯南克看來,金融資產價格上升就是美聯儲政策的成功標誌。在2003年,他這樣說道:“美聯儲貨幣政策調整可以影響股票市場風險,而這會直接影響股票價格”,該言論暗示出,美聯儲希望通過貨幣政策使投資者轉向股票市場投資。在今年2月,伯南克表示,由於美聯儲投資債券的緣故,“股票市場平均價格曾大幅升高”。

  自從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破產以後,投資者已經習慣於對風險資產隨時投資和撤資了。投資者可以這樣做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從2000年開始,美聯儲通過貨幣政策來影響市場風險的做法基本是可以被預測的,其影響市場的做法幾乎成了一種不成文的“法則”,該法則對美聯儲貨幣政策的解釋似乎比泰勒法則還要準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