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央視春晚承載的是象徵意義還是文化意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17 08:31:15  


  中評社香港12月17日電/2011年1月底,安徽廣東等多家衛視相關負責人明確表示,除夕不轉播央視春晚。安徽衛視一負責人稱央視春晚的影響力在逐漸下降,而今年央視又要收轉播費,所以安徽衛視決定不轉播。隨後,央視否認春晚將收取轉播費。據悉,此前湖南衛視、廣東衛視、旅遊衛視等,均表示不會轉播央視春晚。(《新京報》1月31日)
   
  中國青年報報道,更大程度上,一些地方衛視的表白,只是一種帶有試探性質的姿態。這是因為,雖然這與傳統做法相悖,但對觀眾而言,央視春晚並非除夕夜的唯一選擇。僅央視自身同時段播出的還有歌舞和戲曲晚會。加之,現在網絡技術十分發達,許多家庭的家庭影院設備齊全,無論是上網尋樂,播放電影,還是其他娛樂方式,選擇可謂豐富多彩。這也就是講,央視春晚的競爭對手並非只有地方衛視,還包括方方面面對觀眾的“誘惑”。更多家庭除夕夜打開電視機,就像北方人大年三十晚包餃子,味道優劣是一方面,傳統習慣是一方面。
   
  當然,地方衛視的群體式“揭竿而起”,也有著源自利益的巨大衝動。記得前兩年,曾有地方衛視信心滿懷的張羅晚會,意圖在除夕夜與央視春晚“分庭對抗”,結果雖然賺足了眼球,但終歸雷聲大雨點卻一滴未下,個中原因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擺在眼前的事實是,虎年央視春晚廣告收入高達6.5億元,比湖南衛視當年月均廣告收入的兩倍還多。隨著衛星轉播技術的突飛猛進,從技術層面看,地方衛視與央視實現同等播出覆蓋已經毫無阻礙。這也意味著,只要有一絲可能,在經營中苦苦掙扎的地方衛視,沒有誰不想從除夕的優質黃金段,分上一杯肥得滴油的的“美羹”。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