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周邊防空形成完善監控:雷達綿密戰機待命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1-26 14:14:53


資料圖:東海防空識別區。
  中評社北京11月26日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25日在記者會上強調,中方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是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領空安全,也是為維護空中飛行秩序,日方無權對中方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說三道四、蓄意攻擊。其實作為美國盟友的日本、韓國以及台灣早就設立防空識別區,已形成完善的監控體系。

  《環球時報》報道,美國空軍在上世紀50年代啟動防空識別區的設立工作後,又在中國大陸方向,扶植日本、韓國、台灣建立起各自的防空識別區。據日本《JWing》雜誌介紹,日本防空識別區攔截戰術採取“雷達監視-防空指揮所發現/識別/指揮-航空基地出動迎擊”三步驟。首先由地面雷達站或預警機對目標進行偵察和探測,確認是否值得出動戰機,同時相關信息上傳至府中基地的航空總隊作戰指揮所。確認目標進入防空識別區後,雷達或預警機會第一時間將目標方位信息傳輸給防空指揮所和攔截機飛行員。

  航空自衛隊在日本全境28處部署有大型固定雷達站,主要配備J/FPS-2相控陣雷達,可對付多批次目標,探測距離超過250公里。其中駐稚內的第18警戒隊和駐大凑的第42警戒群重點監控俄羅斯方向,駐海栗島的第19警戒隊和駐福江島的第9警戒隊重點監視朝鮮半島和對馬海峽。而進駐九州與座岳島的第56警戒群和進駐沖繩宮古島的第53警戒隊則直接監視中國東海方向。

  韓國和台灣的防空識別體系與日本大同小異。設在烏山的韓國空軍中央防空控制所主導防空識別任務,在全國沿海地帶及離島配置雷達站,主要擔負對韓國領空、日本海和黃海海域進行空情監視任務。但韓國防空識別區的運作更依賴美國的幫襯,像烏山基地的中央防空控制所實際聽命於“合署辦公”的美韓聯合空戰指揮中心。台灣空軍以“強網系統”為中樞,由台北嵩山、屏東大漢山、新竹樂山等五座一級雷達站擔任骨架,結合遍布全台以及澎湖、金門、馬祖、烏邱等離島的普通雷達站,形成相對綿密的日常監控體系。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