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兩岸學者思想碰撞 倡文化諫教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18 14:51:08


台灣傳統基金會董事長黃石城在論壇上做主題發言。(中評社 黃蔚攝)
 
  而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王基倫則從傳統文化教育的角度切入,做了一番精彩的闡述。他說。台灣大學生在入學前已經對傳統文化有較好認知,原因有三:其一民間信仰在台灣各地非常普及,其二“中國文化基本教材”課程有極大幫助,其三,學生熟讀經典文本的範文。

  但是,王基倫轉而論述到,雖然這些經歷使台灣學生溫和善良、有人情味、懂得禮讓守法、深諳傳統文化知識,但也使他們缺乏國際視野。

  鑒於此,王基論表示,希望大陸政府高層重視文化教育、出版古籍、讓學生大量閱讀文學作品、培養學生文藝理論研究的能力、並著手培養學生的外語能力和國際視野。

  除此之外,歐洲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朱高正也做了主題發言,他表示,我們應該重視中華傳統文化教育與中國的復興。他首先向與會者介紹了自己的經歷:“我從高二讀《易經》,但我真正讀懂《易經》是在德國德語版的時候,這就說明當代中國人與中華的傳統文化處於割裂狀態,”他接著說,“我看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可以通過否定自己的傳統文化來實現現代化,如果我們老祖宗真正窩囊得需要被推翻,那麼我們其實也沒得救”。

  朱高正說,其實,中國的傳統文化在全世界各地都是被擺在前茅的。他舉例到:萊布尼茨就最推崇康熙,伍爾夫也推崇中國文化。此外,“日本非但不糟蹋中華傳統文化反而用得很好,日本在明治維新的時候如果不懂《易經》是不能入閣的”。他表示,中國馬上就是世界第一經濟大國,但什麼時候才能成為世界第一文化大國呢?他認為,如果不重視中華傳統文化,中國不可能實現中國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