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兩岸學者思想碰撞 倡文化諫教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18 14:51:08


歐洲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朱高正。(中評社 黃蔚攝)
 
  而來自武漢大學歷史學院講師姜海龍的講演切入點則更加具體,他主要介紹了無錫國專(注:無錫國專是民國期間一所以“國學”為專科的私立學校)的現代啟示。

  姜海龍認為,無錫國專之所以能辦好有一下三方面原因:一是因為學校有好校長,是以人物為中心而不是以課程為中心,二是因為學校接地氣,學術傳統和文化環境得天獨厚。此外,姜海龍還介紹到,無錫國專非常有特色:學校人少,精中選精還延續了傳統書院特色,精讀國學,並擁有很高的靈活性,對現代大學制度不排斥。

  姜海龍認為,以上經驗可為當下國學教育普及的困境提供啟示。

  在第二組主題發言環節,各嘉賓講演切入各有不同,內容非常豐富,而今日下午,論壇還將進行小組討論環節,以期思想碰撞。

  此次論壇由武漢大學台研所主辦、旨在用文化交流強化兩岸的相互認同、拉近及彌合台灣前領導人去中國化所造成裂痕。

  在今日的“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教育論壇”中,兩岸30多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探討國學、教育及中華傳統文化價值觀等內容,並希望通過對兩岸同根同源的中華文化的探討走出解決台灣問題的新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