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詳解美國亞太反導網:三層次鋪開針對中朝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17 08:10:26


美國地基中段防禦(GMD)系統反導試驗。
  中評社北京6月17日電/近期,美國在“亞太再平衡”的大背景下,借助其在亞太地區的盟友關係,憑著已經擁有的先進技術裝備,積極構築多家聯合的亞太“反導盾牌”。在這個規模浩大的系統工程中,美國擔綱領導者、組織者和實踐者等多重身份,將這張亞太反導系統的“大網”以東亞為“目標軸心”按照遠、中、近三個層次鋪開。
  
  最遠層次:著力修復地基中段防禦(GMD)系統,重塑系統發展信心
  
  中國網報道,地基中段防禦系統承繼了美國原“國家導彈防禦系統”的主要“衣鉢”,並結合新的安全形勢和反導技術的新發展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作為美戰略反導系統的“一根獨苗”,美國始終不敢對地基中段防禦系統的發展掉以輕心。然而事實上,自美國總統奧巴馬上台以來,地基中段防禦系統已經開展的多次攔截試驗均以“不太光彩”的結局落幕。自2009年以來,美軍在GMD系統上共耗資350億美元,卻未能攔截到一枚靶彈。包括之前於2008年底被譽為“成功”的那次攔截試驗,雖然美國官方稱其為“攔截成功”,但美中不足的是靶彈在試驗中未能成功投放出誘餌,因而導致不能成功驗證殺傷器是否能夠識別真假目標。2010年,美國GMD系統攔截試驗以年終續寫年初的“遺憾”而灰溜溜的落幕。

  2013年1月26日,GMD系統開展的一次非攔截飛行試驗成功驗證了新一代“大氣層外殺傷器”(CE-II EKV)在不同飛行階段、不同飛行條件下的作戰表現,使該系統的發展出現一絲曙光。在此之後,2013年3月15日,美國國防部長查克 哈格爾在五角大樓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為應對伊朗和朝鮮不斷提高的遠程彈道導彈能力,將對美國導彈防禦計劃做出調整。其中較為關鍵的一項調整是,美軍將在阿拉斯加州格裡利堡增加部署14枚地基攔截彈,將地基攔截彈的總部署數量從30枚增加到44枚,其中包括在加利福尼亞州部署的4枚攔截彈。這些新增的GBI將使美軍的導彈防禦能力提高近50%。國防部希望在2017年前完成所有地基攔截彈的部署,新增攔截彈的部署計劃將耗資10億美元。

  然而好景不長,美國導彈防禦局在2013年7月5日對地基中段防禦系統開展的攔截試驗中,卻沒能“幸運”地攔截到從誇賈林環礁發射一枚遠程靶彈,地基中段防禦系統的發展再現霧霾。為此,在2015年的導彈防禦局預算申請中,美軍決定花大“本錢”改進地基中段防禦系統:(1)計劃於2017年完成在阿拉斯加格裡利堡空軍基地增加部署的14枚地基攔截彈,並計劃於2014年的第三季度進行地基中段防禦系統的攔截試驗,主要驗證該系統的可靠性和地基攔截彈的性能;(2)投資9950萬美元用於重新設計大氣層外殺傷器(EKV),計劃建造一個具備模塊化、開放體系結構、通用接口和標準的大氣層外殺傷器,以提高大氣層外殺傷器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維護性、可試驗性、可生產性及通信能力;(3)計劃投資7950萬美元用於研發遠程識別雷達(LRDR),該雷達是一部中段跟蹤雷達,可提高對太平洋戰區來襲導彈的識別能力及雷達覆蓋範圍,也可為海基X波段雷達提供更多的部署靈活性以供應急和試驗使用;(4)計劃投資1.22億美元用於提升本土彈道導彈防禦系統的可靠性、殺傷力及識別能力;(5)美軍還決定在美東海岸建立第三個導彈攔截基地,現已確定了4個備選地點。據國會預算辦公室的評估,在東海岸建立第三個導彈攔截基地預計將在未來5年內耗資35億美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