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雄大東文化藝術中心建築計師張瑪龍(中評社 洪威喆攝) |
“我比較喜歡上海的田子坊,那裡比較有生命力。”張瑪龍笑著回憶起在田子坊觀察到的一點一滴說,“雖然只是一個舊街區改建的地方,當地人依舊住在樓上,我去的時候甚至看到當地居民在教訓小朋友、看到樓上在曬衣服,非常有趣。整個區塊展現出非常旺盛的生命力,這樣的互動可以讓城市擺脫千篇一律的僵硬感。”
相反,給人現代感的上海新天地和浦東摩天大樓讓張瑪龍一點都不稀奇,“確實非常現代,但沒有給我特別強烈的感覺,已經不太像早期的上海,而像歐洲的小鄉鎮了,東方之珠於我而言只是一個地標建築。走過那麼多大城市之後就會發現,現在太多城市都長得一樣,真的很乏味。”
正如張瑪龍所說,以發達科技為推動的城鎮化正在遭遇越來越深刻的倫理問題——該將舊城區全部推倒新建嗎,該保存舊城區傳統文化嗎,地產商有義務提煉舊城區價值嗎,政府在文化保護與地產開發中如何才能掌握平衡呢?這樣的問題不僅籠罩在大陸地區,在台灣亦同樣嚴峻。
“這在台灣同樣是非常困難的問題——因為台灣都市中的土地非常有限、地價很高,開發商如果拿到一塊地之後,往往會用種種方式抬高地價,而不是思考它背後的藝術和文化價值。”但張瑪龍的看法是,雖然這是全世界大都市都無法逃脫的問題,但我們依舊有必要在開發商和城市舊的文化價值之間找到平衡點。
“人跟建築和城市之間是有感情的,居民不僅需要一個房子,而是希望有一個朋友的圈子,有時把一幢樓拆掉之後,一個圈子就這麼散掉了。”張瑪龍說,“當然,城鎮化的過程是無可逆轉的,但在這個道路上,我們需要將建築有機地與城市結合在一起。”
張瑪龍說,城市和現代建築需要一個融合,一個都市不可能只存在一種樣貌——有新建築就一定會有舊建築,二者的搭配和融合如果做得好,這個城市一定會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就像炒菜,如何將不同配菜融合到最完美,是一門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