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馬就職六週年演說:傾聽青年心聲(全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20 10:51:57


 
  第一、我們要全力改善學用落差,讓青年學以致用。

  近20年來,在“廣設大學”的政策下,每年大專校院以上的畢業生人數從民國81年的17萬暴增到101年的33萬,翻了快一倍,以致供過於求,但企業需要的技職人才卻嚴重短缺,造成年輕人失業率無法有效降低、薪資也無法成長。

  面對這樣的現象,政府做了什麼?我們除了加速產業結構轉型,也要加強產學合作、提升學生對產業和市場的了解,增進學生專業知識與實作技能,才能使學生畢業後為企業所重用。

  政府各個部會,又各自做了什麼?“教育部”所做的,是積極推動大專校院學生校外實習課程,以增進實務學習經驗。102學年度已有約5萬名學生參與校外實習,預計至108學年度將有約9萬名學生畢業前具有校外實習經驗,提升就業競爭力。

  “勞動部”所推動的“雙軌訓練旗艦計劃”,給予15至29歲以下的國中、高中職、二專及五專畢業生2年到4年的訓練,培訓符合企業需求的優質專業技術人力,每年有5000到7000個學生接受培訓。

  去年底推動的“明師高徒計劃”,是“勞動部”新的構想,讓經驗豐富的師傅帶領青年學習技能、為求職做準備。

  各位可能會覺得,這不過是政府推出的一些計劃而已,真的有用嗎?我舉個我親眼所見的例子跟大家分享。有一位24歲原住民青年馬浩然,因為肢障的關係,高職畢業後,就業一直不順利。後來參加了“明師高徒計劃”,跟著屏東縣來義鄉有名的雕刻師塗南峰學習木雕技術有成,為創業鋪路。從去年10月到現在,政府已經幫助了250多位“馬浩然們”學水電、學木工、學鈑金等,增加就業競爭力。
  
  “勞動部”還有一項“青年就業讚”計劃,針對初次求職或半年內連續失業的青年,政府提供2年12萬元的職業訓練補助。目前完成資格認定可以參加訓練的有28802人,已就業19210人,其中參訓後就業的有5105人。西方人說“天助自助者”,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