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問題專家戴博(左)和葛來儀都認為,中國應當指國際規則制定者而不只是被動接受者 中評社記者 余東暉攝 |
華府智庫“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基辛格中美研究所主任戴博(Robert Daly)說,以他與中國人接觸的感覺,美國說“亞太再平衡”不針對中國,在中國人看來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而希拉里當國務卿時強調“和平、繁榮、穩定的亞太區域中心任務就是擴展民主和人權”,令中國官方擔心美國的政策就是想改變中國政權,在習政府下這種對美國戰略意圖的疑慮越來越強,抵制西方機構和文化的意識形態滲透成為新成立的中國國安委的重要工作。
奧巴馬啟程前,國安顧問賴斯會見美中人權人士,商討如何與中國提人權問題;最近中方揭露美國勢力介入香港“佔中”運動等,無疑都會強化中國官方認為美方別有用心之感。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顧問葛來儀(Bonnie Glaser)承認,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確實與中國崛起有關,主要目的是給其它對中國崛起的不確定性有焦慮的亞洲國家以“再保證”(reassurance)。她指出,“再平衡戰略”增加了中方對美方意圖的疑慮,強化了中國公眾對美國的負面態度,但並沒有從根本上損害美中關係,即便美方不高調宣布這個戰略,其政策已然存在,照樣會實施。“再平衡戰略”不是旨在遏制或包圍中國,但確實想要塑造中國的政策選擇。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對中評社說,奧巴馬政府不會放棄亞太再平衡戰略,這是基於美國國家利益的需要,該戰略確實包含了重要的針對中國的成分。美國對香港事務的介入由來已久,這次在“佔中”問題上表現得特別突出,這對中美關係肯定會產生消極的影響,但影響的嚴重程度取決於香港事態的發展前景。
AIIB:中國另起爐灶?
去年陽光之鄉莊園會,習近平主動提出中美建設“新型大國關係”,美方先呼應後回避,今年以來再也不提。白宮亞洲事務高級主任麥艾文上周五暗示美方已經放棄這個詞匯,他強調美方官員已經說過這個詞,沒必要一直重申;美國不從事“標簽外交”,更重要的是看行動,美方認為兩國應建立“擴大合作、管控分歧”的關係。美方學者私下分析,美國官方所以不提中方首倡的“新型大國關係”,主要是不贊同中方要求美國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並且避免兩國關係的定義被中國主導,還給世界造成“兩國共治”的印象。這同樣也會強化中國人認為“美國就是不想讓中美平起平坐”的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