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論:兩岸和平對話 何須高設門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28 00:26:05  


期待5.20馬英九的就職演說在兩岸關係部分能展現他的格局與氣魄。
  中評社北京4月28日電(作者 陳勤浩)4月19日,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兩岸統合學會張亞中理事長在台灣《旺報》發表文章指出:歷史上總有些偉大的演說。這些演說之所以偉大,絕對不僅是文字的優美、演說者的氣度而已,而是演說者傳達了一個重要的社會價值與目標,是否因而開啟了一個新時代的篇章。我們期待5.20馬英九的就職演說在兩岸關係部分能展現他的格局與氣魄:兩岸關係未來的發展,應從經貿領域擴大到文化、社會,甚而政治領域。兩岸應就和平協議事積極尋求共識,以使目前的和平發展能夠鞏固與深化,以為整個東亞的和平與繁榮作出貢獻。

  台灣大學副校長包宗和教授最近接受中評社採訪時也表示:“馬英九第二任就職演說裡,應有更開創的作為,可表達希望在一些自己設定的條件下,展開兩岸和平對話。” 

  人們期待5.20能聽到積極的訊息,屆時馬英九將作何宣示?從近期台灣方面的幾項舉措中或可見其端倪:

  一是榮譽主席吳伯雄代表執政的國民黨在“胡吳會”上,首度認同“兩岸同屬一中”,並重申“台灣人也是中國人”,反映出國共高層在維護一個中國框架這個原則上已形成交集,達成共識;也反映出國民黨的兩岸定位與國家認同,將在未來的執政期間加以鞏固,以進一步維護兩岸和平,促成台海穩定,推動共同發展。“兩岸同屬一中”已然成為兩岸之間最大的公約數。

  二是派出候任“副總統”吳敦義“以官扮民”,率團參加博鰲論壇年會,在“李吳會”上提出新十六字箴言:“求同存異,兩岸和平,講信修睦,民生優先”。“李吳會”與“胡吳會”相得益彰,使兩岸關係中最重要的政治互信與經濟合作得到鞏固和發展。兩岸繼續深化經濟合作,是發展政治互信的主要根基之一。“馬吳配”在未來四年中在這方面可望取得更進一步的進展。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