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老保釣故事一:手寫刊物見證驚心動魄歷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27 00:35:01  


保釣風起雲湧的年代,留美學生相繼出版手寫刊物。(中評社 黃文杰攝)
 
  林孝信在“啟蒙、狂飆、反思”專書上提到,保釣運動除了示威遊行,更重要的是大量且多元化的手寫刊物,影響最大的是郭鬆棻、劉大任編的《戰報》,只出兩期卻迅速將釣運往前推進。

  第二份是持續最久(1971~1977)、最早關心台灣問題的《釣魚台快訊》,紐約出版的《群報》持續時間也較久,較關注中國議題,整體而言,這三份刊物影響較大。另外,水牛雜誌也是比較重要的刊物之一。

  至於保釣運動之前,留美青年學生關心國事,在美組成討論政治、社會、國事的研究社團,並發行通訊與社團刊物《大風》雜誌,也具關鍵性,1974年《抖擻》於香港創刊,是保釣後期重要的學術刊物。對釣運以來漸漸受到關注的各種社會議題進行深入的學術討論。
  
  我們先拿出《戰報》來檢視,鬥大的字體,占了二分之一的版面,充滿視覺震撼,版面下的標題寫著“朝深處走,向全面看”,代表一種社論與政治立場,一目了然。

  比較特別的是,當年負責編務,巧妙設計出保釣的Logo,高舉向上拳頭,五指緊握,左右標示‘內除國賊、外抗強權’,黑底白字相當顯眼醒目,不用太多文字介紹,悄悄點燃內心那份同仇敵愾的憤怒,接著內頁的“宣戰年代”,撰寫者文筆犀利,把示威遊行引發的各種回應加以彙整,提出更清楚立場與觀點。

  厚厚一疊戰報,充斥著一篇篇慷慨激昂的論述,文章也夾雜著政治漫畫,還有遊行示威的後續報道,即使已經事隔40年,依稀可以感受,當年負責編務的老保釣,努力彙整各方的想法,提出嚴正的批判,感染著留美學生的愛國氛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