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南京5月10日電(記者 黃博寧)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張五岳日前在南京舉行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回顧與展望”研討會上表示,台灣的“國際空間”問題是台灣民眾對大陸抱怨最頻繁的部分。有必要讓兩岸的經濟整合同台灣對外的經濟合作,形成正向循環。不少台灣民眾寧願在多邊區域經濟下,接受因為自由化開放必須支付的成本與代價,也無法接受在兩岸的互動中,大陸對台進行所謂的“讓利”。關鍵是,他們不在乎服貿的“內容”是什麼,而是跟“誰”簽署。
張五岳認為,兩岸今後可在四方面著力:
一是強化陸委會夏立言主委與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定期會晤。在強化兩岸事務主管機關建立正常互訪與聯繫機制的基礎上,並積極思考是否可以進而推動兩岸不具主權意涵機構(國防、外交等)的主管官員互動與建立常態性的聯繫機制;
二是儘快協商完成具有兩岸特色的機制-“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以建立兩岸和平穩定的互設機制,不讓兩岸和平對話機制展發生結構性變。
三是儘快完成兩岸簽署貨品貿易協議與同步積極促成台灣對外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同步實現兩岸經貿正常化與開拓台灣國際經貿空間。
四是以興利與防弊思維審慎處理兩岸敏感的國際空間議題,以新思維與新作為開展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新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