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倪永傑:兩岸關係發展有4方面局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29 12:50:15


 
  3、建立機制,增強動力。這是推進兩岸政治關係發展的基本策略。正因為兩岸相關部門之間建立了多元、有效、通暢的政治溝通、協商機制,特別是兩岸事務主管機關常態化溝通機制,對兩岸政治關係的發展發揮了關鍵作用,取得了增進互信、釋疑解惑、溝通協作、凝聚共識的突出效果,及時、有效解決兩岸政治關係的難題,降低了兩岸關係的風險,增強發展政治關係的動力。

  4、集成兩岸,創新發展。這是推進兩岸政治關係發展的必然要求。兩岸政治關係牽動兩岸各方利益,需要集成兩岸智慧,秉持同理心,相互體諒,相向而行,尋找破解政治難題的方案。與此同時,不斷開展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在體制機制、政策措施領域內求新求變,創新思維,另辟蹊徑,贏得機遇,由此帶動兩岸政治關係進入新境界。

  三、前景

  當前,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導權牢牢掌握在大陸手中,一中格局難以改變,“九二共識”獲得普遍接受。兩岸經濟合作、人員交流、社會互動的態勢只會加強並不可逆轉,和平發展的大趨勢難以改變。但未來兩岸政治關係既受到2016年台灣選舉結果的影響,也受到島內社會“反中”、“反商”氣氛與民眾“主體認同”上升的影響,更由於兩岸政治分歧由來已久,較為棘手,國際社會對於發展兩岸政治關係的疑慮加劇,總體而言,兩岸政治關係處於等待觀望的空轉期,前景不容樂觀。

  1、兩岸政治互信趨於弱化。未來一年內馬英九執政“跛腳”,失去兩岸政策話語權,縱然有心也難以在兩岸關係有力作為,更不會大開大闔,反而有可能採取“積極親美,消極兩岸”的政策,甚至繼續對大陸的政治社會制度、香港問題“說三道四”,損害兩岸政治互信。

  2、兩岸政治溝通對話平台面臨轉型升級。博鰲論壇與APEC兩岸高層會面機制發揮正面影響,國共高層面會機制尚待規劃落實,“習朱會”規劃得當有利於國民黨整合及其選情,也為兩岸關係發展注入活力。舉辦多年的兩岸經貿文化論、海峽論壇等兩岸平台有待轉型升級,在議題設定、政策方向上將更加契合兩岸民眾的現實需要,照顧台灣民眾包括基層民眾、年輕人的利益訴求。兩岸民間政治對話、兩岸和平論壇有望繼續推動,但兩岸正式的政治對話、政治談判為時尚早。

  3、兩岸事務主管機關常態化機制有望繼續,但效益遞減。國台辦與陸委會負責人互訪會面持續進行,對於增進兩岸政治互信、克服困難產生重要作用。但此機制對話的議題多為低階政治議題、爭議性議題,很少涉及高政治性的兩岸領導人會面、兩岸政治定位、和平協議等重大議題,較難達成政治共識,對於兩岸政治關係發展的拉動效益不明顯,有可能持續下滑。

  4、民進黨轉型陷入困境,影響兩岸政治關係發展。民進黨贏得2016的機會上升,選前蔡英文仍極力回避“九二共識”,不放棄“台獨”立場,將兩岸關係視為“對外關係”,拋出空洞模糊、不切實際的“三個堅持、三個有利於”、“維持兩岸現狀”,“超越既有國共關係架構”論調,繼續為民進黨與大陸開展正式的黨際交流設置障礙。但民進黨基層、民進黨執政縣市與大陸的交流活動有可能得得到擴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