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倪永傑:兩岸關係發展有4方面局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29 12:50:15


 
  四、建議

  2008年以來發展兩岸政治關係的實踐成果、經驗教訓啟示我們,推進兩岸政治關係發展,需要兩岸雙方堅定信心,加強設計與規劃,抓住機遇,相向而行,創新突破。

  1、以政統領,促進全面發展。兩岸關係的核心就是兩岸政治關係,此前兩岸雙方遵循“先經後政、先易後難”的策略推動和平發展,進入兩岸關係深水區,已難以回避兩岸政治關係發展的需要。如果兩岸政治關係長期滯後於經貿、文化關係的發展,如果兩岸政治分歧處理不及時或處理不當,必然影響到兩岸經貿合作、文化交流以及社會互動,影響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鞏固深化。為此,需要逐步改變兩岸政治關係滯後的局面,實現兩岸政與經濟、文化、社會的平衡發展。需要以政統領兩岸關係,促進並實現兩岸關係全面發展,甚至需要以政治關係的突破來打開兩岸關係的僵局。

  2、對話談判,突破政治僵局。兩岸雙方需要及時面對、妥善處理好兩岸政治分歧問題。當前,應該繼續辦好兩岸和平論壇,為兩岸政治對話與談判創造條件,作好準備。要在一個中國框架下,為逐步破解兩岸政治難題創造條件,尋求辦法。兩岸雙方應共同維護一個中國框架,從各自現行規定出發,相向而行,形成更為清晰的共同認知,尋找連結點,增加共同點,擴大包容性。呼籲兩岸雙方及時“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安排”,統一前的兩岸政治關係就是一國內部的特殊關係。台灣方面的任何要求都可基於“兩岸一家親”的理念,透過兩岸政治協商與談判,在“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況,充分吸收兩岸各界意見和建議,充分照顧到台灣同胞利益”的“三個充分”前提下,盡其所能,作出最為合情合理的安排。兩岸雙方還應共同面對“結束敵對狀態、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這一重大課題。兩岸複歸統一,是結束政治對立,不是領土和主權再造。透過兩岸政治協商談判,共同宣布結束敵對狀態,表達和平意願。

  3、積極主動,發揮引導作用。隨著大陸深化改革與綜合國力的增強,大陸對台工作的資源、籌碼持續增加,牢牢掌握了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導權。習總書記強調兩岸關係發展關鍵在於大陸自身的發展進步。應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引導兩岸政治關係發展方向,做好頂層設計與戰略規劃,力爭有所突破。

  4、以易帶難,實現漸進發展。應遵循先易後難的策略,由容易議題的解決帶動艱難議題的突破,由低政治性議題的處理逐漸觸及高政治性議題,由點成線、由線成面,逐步破解兩岸政治難題。

  5、以民為本,爭取民意支持。為兩岸同胞謀福祉是發展兩岸關係的著眼點和落腳點。擴大台灣民眾在兩岸關係中的參與面,加深參與度,增強台灣基層、年輕世代的獲得感。在此基礎上,引導更多台灣民眾支持兩岸政治關係發展,消除疑慮,塑造、擴大支持兩岸政治對話、談判的民意基礎。促使民進黨轉型,削弱民進黨對於發展兩岸政治關係的阻力。

  推進兩岸政治關係發展是一項長期、複雜、艱巨的過程,必然遭遇各種不利因素挑戰,決不會一帆風順,不可能一蹴而就。兩岸雙方必須堅定信心,發揮智慧,抓住機遇,順勢而為,化不利為有利,化阻力為助力,化不可能為可能,力爭有所作為,有所成就。

  作者倪永傑系上海台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台海研究》主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