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邵宗海:兩岸和平協議能簽否?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29 17:01:59


 
  四、2008年之後:“和平恊議”,台北從過去抽象說辭到現今主動爭取

  馬英九贏得大選之後的就任演說 ,充滿對兩岸和平的期許:首先,在兩岸之間,馬英九提出要先“和解休兵”,期能走向“和平共榮”。同時,對照過去民進黨執政期間被國際社會指責為“麻煩製造者”(trouble maker),馬也提出了台灣未來一定要在台海成為“和平製造者”(peace maker)。更重要的是,馬的新三不政策中的“不統、不獨、不武”,均與台海緊張情勢有關,其中“不武”更是要為兩岸和平去奠定基調。

  此外,馬英九也單獨用了“九二共識”一詞,來說明台北今後將在這基礎上恢復兩岸協商。雖然他在演說中先技術性地將“九二共識”定位是在“一九九二年兩岸曾經達成一中各表的共識”。但是當馬先前在文中已說明“憲法一中”的架構,而且並強調今後“尊憲”或“行憲”將重要過“修憲”,先憑這點,加上特別說明是一九九二年的共識,而並非只是單獨的“一中各表”。
這種“不獨”而且堅持“九二共識”的立場,與王毅在2009年4月26日會見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敘述“如何解決兩岸矛盾與分析,以及處理兩岸政治與軍事等敏感問題”的觀點幾乎就是一致。王毅說:兩岸要處理上述問題,“就是要建立互信,建立互信的基礎就是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

  至於馬英九選前曾說如果一旦當選,將在“三不(不統、不獨、不武)原則”下,在“九二共識”基礎上,與北京重啟兩岸對話。 等到他當選之後,更加認為一但恢復兩岸談判,要回歸到兩會協商制度,而且他也具體提出要與北京簽訂兩岸經濟、和平協議,以維持台海和平為前提。

  兩會協商制度的運作會走向經濟、和平協議的最終簽訂,馬英九的說法給了外界更大想像空間。2008年6月到2015年4月,兩岸兩會總共舉行了十次“兩會領導人會談”,簽署了廿一項協議,提供了兩岸人民對“和平協議”最終簽署正面期待的基礎。

  五、2012年之後:“和平恊議”較少提及,北京偏重在兩岸和平發展的深化

  但是2012年習近平接任總書記後,在重大場合談話中,則未再提過“和平協議”四字,通常只以“和平發展”的說法一筆帶過。譬如說,最早在2012年11月回覆馬英九賀電時就提到:“由衷期望貴我兩黨把握歷史機遇,深化互信,築牢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基礎,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果,共同開創中華民族美好未來”。 直至2015年3月4日,習近平在兩會舉行期間發表談話,習還是這樣說:“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一條維護兩岸和平、促進共同發展、造福兩岸同胞的正確道路,也是通向和平統一的光明大道,我們應該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堅持共同政治基礎,堅定不移為兩岸同胞謀福祉,堅定不移攜手實現民族復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