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胡錦濤將訪非洲四國 中非深化新戰略夥伴關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08 11:12:31  


  中評社北京2月8日電/在2006年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中非一致同意建立和發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經濟上合作共贏、文化上交流互鑒的新型戰略夥伴關係。兩年多來,中非新型戰略夥伴關係不斷深入發展並走向成熟,中非關係正處於全面快速發展的新時期。

  新華社報道,北京峰會以來,中非政治交往更加密切,政治互信不斷增強。北京峰會後僅三個月,胡錦濤主席就踏上了訪問非洲的行程,對喀麥隆、利比裏亞、蘇丹、贊比亞、納米比亞、南非、莫桑比克、塞舌爾8個非洲國家進行國事訪問,這標誌著落實峰會成果進程的全面啟動。

  過去的一年,是中非關係大發展的一年。吳邦國、李克強、賀國強等中國領導人訪問了非洲,20多位非洲國家元首、政府首腦訪華或出席、觀摩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在事關中國核心、重大利益的問題上以及中國抗震救災過程中,非洲國家一如既往地給予中國寶貴支持,充分體現了非洲國家和非洲人民對中國人民的深情厚誼。中方繼續支持非洲國家維護政治穩定和促進經濟發展的努力,北京峰會成果得到進一步落實。

  對非務實合作8項政策措施是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核心成果之一。兩年多來,在中非雙方的高度重視和密切合作下,8項政策措施進展順利並取得重要成果:中方增加了對非洲國家的援助,對同中國有外交關係的非洲最不發達國家輸華商品免關稅舉措已全部完成;免除同中國有外交關係的非洲重債窮國和最不發達國家部分到期債務工作基本落實;中非發展基金已順利啟動運作;北京峰會後,中國設立了首期10億美元的中非發展基金。截至2008年底,基金已投資20個項目,投資額近4億美元,帶動中國企業對非投資20多億美元;中方援建的非盟會議中心已於去年12月初正式開工;在有關非洲國家建設經貿合作區工作穩步推進,贊比亞中國經貿合作區、尼日利亞廣東經貿合作區、尼日利亞萊基自由貿易區、埃及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埃塞俄比亞東方工業園等都在建設之中。

  截至去年底,中方已為非洲國家培訓了1.1萬多名各類人才,派遣了125名青年志願者赴非工作,選定的100名援非高級農業技術專家正在陸續派出,援建醫院、瘧疾防治中心、農業技術示範中心和農村學校工作進展順利。

  與此同時,中非經貿合作發展迅速,2008年中非貿易歷史性地突破千億美元大關,達到1068億美元。2000年,中非貿易首次突破100億美元,此後連續8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長速度。中國對非投資穩步發展,截至2008年年底,中方對非直接投資存量超過50億美元。“中國製造”深入非洲人民的日常生活。同時,非洲各國的出口產品也開始大量進入中國市場。中國政府對赴非企業提出明確要求,希望他們為東道國經濟發展多做貢獻,遵守當地法律法規,與所在地人民和諧相處,在企業自身發展的同時積極回報當地社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認真履行社會責任。

  當中非在政治、經濟和貿易等領域的交往與合作取得驕人成績的同時,中非文化交流與合作也在全面穩步發展,文化交流在規模、形式和數量上不斷取得新的突破。北京峰會以來,中非政府間文化代表團交流頻繁,地方和民間的文化交流也持續升溫。雙方還在文藝人才培養與培訓、體育、影視、新聞、圖書出版等領域展開了廣泛交流。值得一提的是,自非洲第一所孔子學院於2005年12月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落戶後,孔子學院在非洲大陸遍地開花,猶如一座橋梁,為中非人民間的交流和互相理解提供了方便。

  今年是中非關係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重要年份,雙方關係面臨新的發展機遇。中國領導人一如既往地把發展對非關係放在中國對外交往十分重要的位置。新年伊始,楊潔篪外長就展開了對烏干達、盧旺達、馬拉維和南非四個非洲國家的訪問,表明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與發展中非新型戰略夥伴關係,珍視中非歷久彌堅的友誼,受到非洲國家的歡迎與好評。而胡錦濤主席即將對馬利、塞內加爾、坦桑尼亞和毛裏求斯四個非洲國家的國事訪問必將為中非雙方鞏固傳統友誼、深化互利合作、共享發展機遇、共同應對風險挑戰提供新的契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