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國民黨雙週報:從黃海到南海看中美競合形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21 10:44:19  


“中國崛起”不會平順,必然與美國(既有大國)發生利益碰撞,不意味發生戰爭,而是多方角力,地緣焦點在中國大陸200浬經濟海域。
  中評社台北8月21日電/中央網路報消息,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大陸情勢雙週報1581期文章,談中美競合形勢,內容如下:

  (一)前言 

  ● 中美大國競合形勢浮出枱面。由人權、經貿、金融到地緣戰略利益。 
  ● “中國崛起”不會平順,必然與美國(既有大國)發生利益碰撞,不意味發生戰爭,而是多方角力,地緣焦點在中國大陸200浬經濟海域。 
  ● 就美國而言,在兩個不同的戰略方向(東北亞、東南亞),測試美國在該地區安全議題上的主導角色是否改變,作為今後與大陸戰略競合關係的參照。 
  ● 就大陸而言,除關注美國與盟邦演習動向,更需了解“北約全球化”是否提前在亞洲實現,預防在東北亞形成美日韓的同盟力量,在東南亞形成多邊安全機制稀釋大陸雙邊協議影響力,避免出現新的冷戰格局,打亂2020年戰略機遇期。 
  ● 大陸反應不至激化,近期演習限於近岸火力展示,檢驗性大於對抗性,與其說對外,不如說強己,解放軍同時驗證2008年新一代《軍事訓練和考核大綱》,並檢驗部隊按綱施訓與應急能力。 
  ● 大陸不會頭腦發熱地挑戰美國,而是找尋與美國戰略利益競合的相對位置,取得更多尊重,並在國際體系要求更多的發言權,而不是顛覆整個體系。 
    
  (二)西太平洋局勢複雜化 

  美韓軍演上月落幕,還有更多演習陸續展開。對大陸而言,目前最要緊的工作除關注後續的演習動向,還要進一步掌握美國連番演習所代表的戰略意圖,是否藉此強固其與東亞盟國關係,進而為“北約全球化”在亞太佈局預作準備。美國宣稱,本次演習針對朝鮮,北京姑且信之。問題是,這次演習若如美方所言持續數月或更長時間,情況則非比尋常。 

  解放軍事戰略界早有警覺,認為美韓演習有多重目的,除象徵性地威懾朝鮮,更有藉演習強固美日安保的意圖,甚至可能把美、日、韓三方綁在一起,形成一股新的軍事同盟力量。 

  包括大陸國防大學防務學院院長朱成虎等新一代解放軍將領,對美國四年前提出“北約全球化”的思維可能在亞洲提前實現表示關切。“北約東擴”已成歷史,“北約全球化”才是美國鞏固其全球領導地位新的戰略方向。天安艦事件提供美國一個絕佳機會,證明美國的“軍事存在”不僅在朝鮮半島有其強化之必要,在整個東亞都不可缺少。 

  解放軍方的憂慮不僅於此,解放軍一些中壯派將領認為,美國的戰略打擊重心逐漸前推至關島至為明顯,如六成戰略核潛艦約30餘艘準備部署在太平洋地區。最近有3艘改裝為潛射巡弋飛彈的核子攻擊潛艦先後進駐釜山與菲律賓等基地,演習不過是表象,美國真實的目的是為“圍堵中國”佈勢。這些將領毫不掩飾地說,這種圍堵尤過於冷戰,甚至比冷戰還要激進。 

  中國軍事科學學會常務理事兼國際軍事分會會長羅援是其中的一個代表。他說,美韓軍演初期在日本海,後續對中國大陸周邊地區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容低估,大陸當局對美國的圍堵應提高警覺,目前美國對大陸形成“滿月形”戰略包圍和三道封鎖線(第一島鏈、第二島鏈、夏威夷)的態勢。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