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19日電/《大公報》今天發表社評說,特首曾蔭權昨日發表“‘大市場、小政府’──我們恪守的經濟原則”文章。
事緣在周前的經濟峰會上,曾特首在回答記者問題時表示,經濟上的“積極不干預”已屬過時,不是政府當前的政策,更非未來的發展藍圖;當前特區政府的經濟策略是“大市場、小政府”。
在昨日的專文中,曾蔭權再次重申了他的“大市場、小政府”理念,即繼續奉行自由市場哲學,充分發揮市場力量,肯定競爭的重要性;而政府角色則在於結合政府和市場的力量,提供合適的平台,締造有利經濟發展的環境。
特首同時還指出:“不同的詞彙是需要的,也是重要的,因為這樣能讓市民有效、準確地了解政府的政策。”
有關“積極不干預”政策的爭論在今日提出,其實並無什麼意義。一來,這是港英殖民政府財政司夏鼎基八十年代初提出的政策,二來即使在當時,港英政府對市場也並非完全不干預,只是視其管治需要而實行“有選擇干預”;更重要的是,社會、時代都是向前發展的,隨著內外經濟環境的轉變,不可能有一成不變、永遠適用的政策和策略。如果一切仍要捧著“老皇曆”,夏鼎基的前任郭伯偉,連政府製作統計數字都極力反對,認為這是為干預市場“找尋藉口”,又說社會福利是“孩子哭了就派糖,只會令所有的孩子都哭”。如果今天仍奉行郭伯偉這一套,市民不鬧翻了天才怪。
“積極不干預”並非什麼金科玉律,更不是不可以違抗的聖旨,而且,即使從字義上來說,“積極不干預”云乎哉,也有欠清晰。為更好概括當前特區的經濟情勢,更好描繪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更恰當表達特區政府的責任和角色,曾蔭權棄“積極不干預”不用而另提“大市場、小政府”,並無不可。
但是,問題並不僅僅是口號或字彙上的分別,而是政策的內容和實質。而問題恰恰在於,今日,“大市場、小政府”正式作為政府的經濟策略提出,並不能完全、恰當表達出當前特區的經濟形勢和各方關係,亦未能準確、有力概括出特區經濟未來的發展藍圖和方向。如果如曾特首自己所言,口號或字彙是為了讓民眾對政府的政策有更好的了解,則“大市場、小政府”可能並不是一句最好的口號,而且令人對特區政府經濟角色的定位和取向是否恰當,產生懷疑。
“大市場”也者,已是毋庸諱言、有目共睹的事實。香港的“大市場”,不是由特區政府或特首個人來“欽定”或提供保障;香港“大市場”的根本保障在制度、在“一國兩制”,在基本法所確保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以及一系列條文保障的金融市場和企業經營自由、資金流動和進出的自由、貨物進出和貿易的自由……。因此,“大市場”也者,在市民心目中已根深柢固,香港作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系的排名也一直居於最前列。
“大市場”不是問題,問題是“小政府”。
今天,香港經濟轉型仍未竟全功,不是CEPA與“自由行”,香港的經濟復甦到不了今天,特區政府所做的工作不多;相反,在配合國家“十一五”發展規劃需要、推動本港經濟與珠三角融合,在扶助本地創意行業以至吸納優秀人才方面,特區政府都顯得步履緩慢、力度不足。一句“小政府”,是不是正正道出了曾特首自己在這方面的認識和心態?
政府不能“大”,但必須有所作為,必須承擔起應該承擔的責任,不能該“大”的卻“小”了。“大市場、小政府”,不如“自由市場、積極政府”更為恰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