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華王道文化與兩岸地方治理經驗之融合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4-02-19 00:15:18


王道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精隨
  中評社╱題:中華王道文化與兩岸地方治理經驗之融合發展 作者:紀俊臣(台灣),台灣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中國地方自治學會理事長

  【摘要】中華文化悠久,是全人類的資產,而王道文化係中華文化的精隨。兩岸既為一家親,王道文化宜成為兩岸人民互動中形成全民共識下的寶貴資產。當下兩岸敏感度最低的政治互動,就是檢視兩岸的地方治理成就,並且善加整理後可成為兩岸良性互動的介面或平台與標的。中華王道文化既係兩岸人民共同享有的偉大資產,兩岸人民應無不能克服的行動障礙。在此務期兩岸同胞能在可行的方案中找到互動交流的機制,以建立相互融合的發展空間。

  壹、前言:中華王道文化在文化世界的定位不容動搖

  自2021年2月以來,在烏克蘭境內爆俄烏軍事衝突,接著2023年10月在加沙發生以哈軍事衝突。這些軍事衝突既慘烈又兇殘,係遠超過一般戰爭的“戰爭”行為,此乃典型的霸道文化侵略或掠奪行為。針對上揭戰爭,聯合國安理會先後三次表決爭戰雙方停火。但美國、俄羅斯動用一票否決權,導致停火遙遙無期。有學者認為這是美國的衰落與墮落①,此正是美國霸道文化的特質;俄羅斯亦是霸道文化的典型國家。面對二十一世紀20年代以來,霸道文化盛行,導致世界全球化的終結,中華王道文化的發揚備感重要。

  關於中華王道文化的發揚係二十一世紀霸道文化的反制文化作為,尤為全球化重生所必須的文化道路選擇。為使全球化(globalization)重生,現階段似可由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著手,以形塑重生全球化的條件。是以本研究乃就中華王道文化的核心價值,以論兩岸地方治理的經驗融合。基本上兩岸的地方治理理論基礎不同,中國大陸傾向中央集權式的地方治理;台灣則是地方分權式的地方治理;但近些年來的政策變遷,已使兩岸地方治理翻轉;亦即中國大陸中央賦予省、市的權能愈來愈多,形同地方分權式的治理;反之,台灣的民進黨掌控國家資源,而且犧牲大我成全財團,可說是傾向中央集權式的地方治理。因之,本研究探討在中華王道文化為核心價值的兩岸地方治理模式經驗下,是否有融合發展的可能性。

  貳、中華王道文化的真諦與發展

  究竟何謂“王道文化”?何謂“中華王道文化”?以及中華王道文化的真諦如何?中華王道文化過去的發展以及未來的發展如何?這一連串的問題是替那些懷疑中華文化的西方人士所擬就的題目;也是那些汙衊中華王道文化並指摘“黃禍”者所設定的疑問課題,值得國人重視和解惑。

  一、中華王道文化的真諦

  王道文化,就是仁民愛物的文化,而且是愛屋及烏的博愛文化。其不僅重視利害關係人的權益,而且關心環境,此可與當代的ESG理論相呼應,而且是先導者。ESG就是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及治理(governance),是對外關係的環境友善、社會關懷和對內關係之照顧組織成員。此與中華文化所強調的“內聖外王”相結合,形成有道德、有智慧、有發展的社會治理模式。

  質言之,中華王道文化可由下列分析中體會其核心價值:

  (一)王道文化的界定

  質言之,王道文化係本於仁民愛物之理念,內修自己,外匡仁義,以治人治國所形成的道德為基礎的文化生活方式。

  (二)中華王道文化的真諦

  中華王道文化係指中華文化體系之以王道為核心價值,本諸內聖而外王的道德由心起、由己行的實踐哲學,推廣到統治階層,乃至社會組織管理階層的文化素養,形成有倫理體系、有道德生活的高品質文化生活樣式。

  (三)中華王道文化發展的軌跡追蹤

  由中華五千年或稱三千年文化的發展過程,中華文化係本於民為基本的精神,講究尊君而非反君。因之,君與臣係統治階層的生命共同體,君愛民,臣自不例外,以形成愛民的政治模式。

  此種中華王道文化在往昔的統治階層係事先設定為內修的生活模式之主要內涵,而且統治階層的發展係以地緣政治為範圍,促進地區和平,再提昇為國家或區域間合作,以促進生活所需之基礎建設。

  中華傳統的王道文化就其積極性的貢獻,包括: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兩岸一家親;中國崛起係偉大復興,也是世界走向大同。

  二、中華王道文化的發展

  中國崛起對世界的影響,茲以鄭和下西洋及現正由中國大陸推動的“一帶一路”相關作為所展現的成就,驗證中國崛起從來即以中華王道文化發展世界文化,促進人類的安全和幸福自期。

  (一)鄭和下西洋的成就

  鄭和下西洋係非霸權的軍力申張,應屬王道中華文化在異域的宣揚。試想:

  1.鄭和下西洋多達7次前後28年,超過30餘國,航行10萬餘公里,為地球三周半,皆採“不侵佔”原則,間有海盜侵擾亦採肅清,並不佔領。此絕與歐西各國東來的侵奪不同。

  2.鄭和下西洋促進國人對東南亞、印度及阿拉伯世界的瞭解;其在推動國際貿易、文化交流的貢獻,尤其鄭和航海圖的素材蒐集,對國威的宣揚、中華文化的宣揚,皆是先驅者。

  3.鄭和下西洋係世界航海史的創舉;尤其使用尾舵、航海羅盤及水密隔艙,更是航海科技的一大進步。

  基本上鄭和下西洋,就中華王道文化的宣揚言之,包括:推行和平外交,穩定東南亞國際秩序;震懾倭寇,牽制蒙元勢力,維護國家安全;發展海外貿易,傳播中華文明;開拓海洋事業,鋪平亞非航路。

  整體而言,鄭和下西洋係文化傳播與宗教傳播,通好他國、懷柔遠人,卻無耀兵異域之舉。

  (二)中國大陸“一帶一路”的貢獻

  在鄭和下西洋開闢“海上絲綢之路”600年之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復於2013年9月,在哈薩克Nazarbayer大學發表演講時,指出當中國崛起之後,中國將以中華王道文化精神,踐行推動世界經濟的發展;而中國正邁向強國之路,即係依循“先經濟後政治”的理性決策選擇。因之,在國際貿易、產能和產業轉移皆有顯著的經濟發展。當今可在GDP高度成長中,崛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強國。

  2023年10月8日,習近平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更以中華王道文化精神,重申:天塹可以變通途,“陸鎖國”可以變成“陸聯國”,發展的窪地可以變成繁榮的高地。經濟發展快一些的國家,要拉一把暫時走在後面的夥伴。衹要大家把彼此視為朋友和夥伴,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成就,贈人玫瑰則手有餘香;把成就別人的發展視為威脅,把經濟相互依存視為風險,不會讓自己生活得更好、發展得更快。

  中國大陸的高度經濟發展給中國人民經濟生活有快速脫貧的機會,並正往小康社會邁進。誠如學者指出,實業計劃由辛亥革命的推動人孫中山先生所倡議,現已由中國大陸相關部門全部實現,行有餘力推動“一帶一路”。“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是21世紀影響人類發展和世界格局的大事件,其不僅是現實的訴求,亦是歷史的回聲②。中國強大的綜合國力,使中華王道文化在東西半球發光發熱,相信是全球化的實踐,更是文化世界形塑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具體作為。

  叁、地方治理在兩岸的治理作為評析

  理論上,地方治理分為四種類型。此即:地方主義者(localist)、個人主義者(individualist)、動員(mobilization)及中央主義者(centralist)。

  一、中國大陸的地方治理

  大陸各級市制皆以強化基礎建設為優先治理事項,經多年來在中國大陸實地觀察地方建設,包括:直轄市、地級市、縣級市後,發現地方建設突飛猛進,諸如:交通措施四通八達;觀光景點人潮逐增;文化交流逐漸恢復;公共衛生水平提升;大學生求知心強烈;民眾對國家認同的情形有顯著的增加。

  經由上揭六個面向的觀察,可以說是地方治理的實行者。其成就可以反應在中華王道文化的實踐上。諸如:

  (一)仁民愛物係實行重於認知

  中華王道文化的可貴處在於實踐,而非認知;唯有全民實踐仁民愛物的核心價值,始可能主動地重視生命,友善環境,以形塑公民社會的基本條件。

  (二)民本主義係民主社會的主要內涵

  各國對於民主政治的意涵解釋不同,但“民為本,君主次之”的孔孟思維,如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即係中華王道文化的核心價值。地方政府依循國家政策推動國家基礎建設,增加人民受教育的機會,給予民眾更具競爭力的就業能力,皆是民本主義的實踐。正說明地方治理之核心價值受到尊重,始有今天的地方治理成就。

  (三)經濟生活係政府施政績效之評量基準

  任何國家皆當以民之所欲為施政考量的前提,而民欲無窮,政府並無能力完全滿足,祇有改善人民的經濟生活,使人民的基本需求得到滿足,社會始可能安定。因之,經濟生活的改善,生活品質的提昇,係政府與人民共同的責任;唯有協力策進,始可能改善和進展。此即地方治理的實踐,從而亦可衡量政府的作為能力和績效。

  (四)年輕世代的培育,銀髮族群的樂活,皆是地方治理的工作重點

  由於整個世界朝高齡化發展,甚至有些國家已超高齡化;反之,祇有少數落後國家生育率仍在提昇。一般言之,高齡化、少子化係一體之兩面。面對此種非常的人口結構,唯有重視年輕世代的教育和培養,以使該等年輕世代成為國家發展的棟樑,已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課題。此外,對於年長的資深公民,應藉重他們的經驗,在相關社會機構從事講學和交流,促使這些國家機構成員皆能有高水平的能力,以為國用。

  (五)不良風氣已有改善的餘地

  在現代的公民社會,人民有不良的風氣務必逐步改善;最好的方法,就是改善風紀,不法行為一律移送法辦。法治社會不允許違法行為與特權,人民皆能有法治觀念,社會必然減少許多違法的事件。因之,評比一個國家的現代化,常將社會安全列為評量的指標之一。

  以上皆是公民社會的核心價值;此即謂我大中華兒女,在中華王道文化下孕育的中華兒女,能有其他種族所無的政治素養,自然可以獲得更好的發展。中國受到外來民族的欺侮長達百餘年。此時此刻的大國子女,正是發揮中道力量的伊始。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