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地魔”李登輝出手 施明德站在懸崖邊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27 17:26:37  


  中評社香港9月27日電/中時電子報網路主筆室今天發表楊渡的文章說,被網友票選為“佛地魔”的李登輝,再度出手。他推的,是“內閣制”修憲。表面上,這是冠冕堂皇的以“內閣制”阻止“總統制”貪腐的制度性修憲,但整個政局卻將因此改觀,這是一場“大謀略”的開端。施明德,尤其廣場上的自主公民,正在成為他手上的工具,千萬要小心!

  1,“佛地魔”回來了!

  李登輝的大謀略,整個構圖已日漸完整。表面上他仍將打著與施明德一樣的旗幟,要陳水扁下台,以換取政治局勢的安定。但接下來的故事就比較複雜了。

  他想推的,是由呂秀蓮接任“总统”,王金平出來“組閣”(現在已經開始刊登廣告支持王金平了)。在情勢上也說得過去,因為這是現有雙首長制的延伸,由立法院多數黨“組閣”,並不奇怪。但他想推的,是修憲成為“內閣制”。

  “內閣制”一直是施明德的主張。李登輝有此主張,卻很奇怪。當年他主導下的六次修憲,每一次都是“總統”民選,才能實現直接民主,老百姓也被他宣傳得彷彿有了選“總統”的權利,就是民主了。但為什麼現在突然改變?

  原因很簡單,如果依照現在的立委選舉制度,立法院席次減半,立委即將有一半的人失業,而小選區的制度,將使得兩大黨成為主流,小黨根本沒有生存空間,更不必說第三勢力了。屆時台聯、親民黨、無盟都難以再選。是以,唯有打破選舉制度,才能有台聯生存的空間。

  然而,這個席次減半的新制度還未實施,就立即說要改,又要修憲,根本無法得到民意支持。所以,雖然許多立委在私底下一直想改變,卻不敢出來推。而民進黨基於最初推出減半要求的是林義雄,民進黨全力推動,現在也不敢動。

  2,“內閣制”的陰謀

  直到這一次,百萬人倒扁運動開始,整個政治情勢鬆動,政局有重組的可能,李登輝終於出手了。

  他正是想利用民進黨怕被陳水扁拖下水的心理,以及立法院減半後,會有一半立委失業的危機,拉攏民進黨立委,讓他們出來支持罷免案。而交換的條件,即是推“內閣制”。因為“內閣制”需要更多議員,所以席次必須增加到兩百席。利益當前,這是非常有誘因的。而只要民進黨立委鬆動,李登輝即可重組民進黨立委,成為台聯的成員,或者,結盟成為盟軍。

  對國民黨立委,也很好說。有些本土派立委本來就關心自己利益,深怕立法院減半後會選不上。這時,如果呂秀蓮當上“總統”,王金平成為“行政院長”,本土派立委靠攏過去,立即可以分配相關利益。而修憲可成,更可延續其立委席次,因此有些人會全力支持修憲主張。

  但修憲如果只是要搞立法院席次回復為兩百席,必然引起全民強烈反對。所以“內閣制”就成為最好的掩護。而偏偏,施明德是主張“內閣制”的。這時,施明德挾倒扁運動的百萬民意支持,再加上“圍城之夜”的七、八十萬民眾遊行,更讓施明德有了道德正當性。更何況,施明德早已呼籲要進行“政治領袖政治協商”,解決陳水扁下台與後扁時代的問題,正好與李登輝的意圖不謀而合(但願不是早有“謀合”),所以就成為一個解決的方案。

  據了解,這個方案原本是這麼安排的:由李登輝以“內閣制”修憲為誘餌,吸引民進黨立委加入倒扁,讓陳水扁下台,再讓呂秀蓮擔任“總統”,而王金平則擔任“行政院長”。政壇傳聞,呂、王與李登輝本來就是同盟,且二人謀略遠不及李登輝,因此,呂、王聽李登輝的,並不奇怪。等到陳水扁下台,再由“行政院”推修憲。此時,台聯、親民黨、無盟,加上國民黨內的本土派,民進黨內的李登輝派,己成立法院多數,再推修憲,將無人可擋。

  3,利益分贓的格局

  “內閣制”有什麼好處呢?因“內閣制”是多數黨“組閣”,如果立法院沒有一個過半的多數政黨,就得由幾個小黨合組聯合政府。如此一來,即使是第三勢力,也有分取“內閣”部長職務的實力,利益均分,第三勢力,立即有了生存的空間,而且變得舉足輕重。

  同時,由李登輝的台聯,加王金平的國民黨,加民進黨的立委,加無盟,再加上宋楚瑜的親民黨,就可以形成一個“大本土”政權,馬英九的國民黨,立即變成“外來政權”,倒扁到最後,恰恰是南方朔講的“倒馬”。

  屆時,在各小黨林立的情勢下,台灣會變成什麼模樣,誰也不知道。更麻煩的是,李登輝如果要推修憲,他難道只會推“內閣制”嗎?依照他作為台獨領袖的身份,當然不會以此為限。如果情勢演變他可以主宰立法院多數,他很可能會把台獨條款放進去。更改“國土”,修改“國號”會不會發生,誰也不知道。

  屆時,兩岸情勢必然會緊張。兩岸有可能回到九六年台海危機的情勢。此時,外有大陸武力威脅,內有小黨林立亂政,大選很可能重演九六年情勢。台海對立,省籍衝突,本土與外來政權對立。現在的緩和局勢,對國民黨有利,但如果兩岸緊張,可能對李登輝有利。整個歷史會不會重演呢?天知道!屆時,馬英九的出局,就可以想見了!

  用一句老話說,李登輝雖然下台多年,但政局仍是他在主導。這樣的局勢,是凱道上的自主公民想見到的嗎?

  4,自主公民的覺悟

  如果所有的自主公民都不想見到,要怎麼辦?

  第一,堅決要求施明德遵守當初“百萬人倒扁”的一百元承諾,必須把倒扁貫徹到底,不能放鬆。除非陳水扁下台,否則沒有退場機制。施明德也應該了解,社會運動最重要的是一種道德高度,最初的承諾是“不是阿扁倒,就是施明德倒下”。施明德如果失去這個道德正當性,民意如流水,很可能百萬民意會變成另一股反對的巨大力量。現在廣場上的公民,絕對不同於以前的街頭運動。這些中產階級,是一群會看報,有意見的公民,而不是隨著領導者意志轉向的“順民”。

  第二,維護“憲法”,反對修憲。自主公民應要求施明德,不能將廣場的百萬支持民意,轉為““內閣制”修憲”的“本錢”。要知道,最初的倒扁運動並不包括這一條。自主公民和施明德是一種“契約”關係,而不是一群“粉絲”。施明德不應該繼續講“內閣制”修憲,否則就會變成是對李登輝“大謀略”的支持。這樣自然會讓民眾懷疑其道德正當性,倒扁運動很可能瞬間瓦解。這並不是反對以後可能修憲為“內閣制”,但這至少要等到下一次大選結束,立委減半制度實施一次,確實有問題,再來改正。絕對不是利用政局的混亂,圖利立委,利益交換。

  總之,社會運動要求的是一種道德性、理想性的高度,施明德雖然擁有百萬支持者,但這是在“阿扁下台”的原則上取得的,並不等於施明德可以主導一切。如果缺乏這個自覺,而開始談“內閣制”,這一場自主公民運動,最後會變成一種反撲力量。

  李登輝當然是一個“大謀略家”,但施明德也不是政治的新手。因此,施明德要清楚了解,一邊是理想主義與歷史正義,讓他具有道德高度;但另一邊,卻是粉身碎骨,連一生的最後名譽都難保。走在這個懸崖邊上的施明德,千萬要小心啊!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