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調適中的中美戰略關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13 13:38:05  



  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經濟開始了持續快速增長,實力有了明顯提高。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後,中國戰略崛起的態勢愈加明顯,在國際上也表現出越來越積極、自信的大國形象。面對中國這樣一個大國的迅速崛起,美國對中國未來的“不確定性”感到不安、疑慮,這使得美國在中美關係長期戰略定位上出現搖擺不定的局面:應視中國為未來軍事上的對手,並相應制定對策,還是應視其為當前國際秩序下的競爭夥伴?

  在這樣一種背景下,中美高層頻繁互訪,對話、溝通與協調逐漸走向深入。一方面,包括中美首腦互訪機制、高層戰略對話機制、安全合作協調機制、在政治和軍事方面建立信任措施機制、經貿爭議和糾紛解決機制等等在內的中美合作機制已經初具雛形;另一方面,在國際政治中,中美雙方越來越能有意識地照顧到對方的核心國家利益,同時尋求相互利益的交彙點,發展共同利益,顯示出中美兩國政府對新形勢下雙邊關係發展的戰略性影響和全局性意義的共識在不斷擴大。

  有跡象表明,美國主流看法正在接受中國發展崛起的現實,美國對華政策正由過去的基於“虛弱中國范式”向“強大中國範式”轉變。2005年9月21日,美國時任副國務卿佐利克在紐約美中關係委員會上發表的題為《中國走向何處:從成員到責任》的政策演說,將中美關係定位為“國際體系的利益相關者”。2006年8月3日,美國新任副助理國務卿柯慶生在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舉行的聽證會上發表了題為《中國是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嗎?》的主題演講,這是他就職後第一次就中美關係做出公開宣示。柯慶生指出,中國很有可能成為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美國的目標就是要使中國成為“國際體系中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

  儘管最近一、兩年美國在對中國進行戰略定位時依然擺出一副教師爺居高臨下的架子,但從中也可以看出某些積極的跡象,美國開始從戰略層面上承認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也強調中國有其自身利益。這表明,美國已經開始有意識地在適應一個迅速發展的中國,並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接受了中國的發展對於世界,尤其是對於美國來說可能是一個積極的因素。

  美國在適應不斷發展的中國的同時,中國也正還積極調整自身的心態,努力適應新的國際環境,適應隨著中國實力增強而引起的其他大國、尤其是美國心態的變化,努力消除其他國家的疑慮和猜忌。

  中國自19世紀40年代以來,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國際競爭壓力,中國在近代歷史上遭受了世界列強的侵略、壓迫、殖民、奴役。不難看到,過去的歷史,外部的列強,給了中國人太多的教訓。“老師總是欺負學生”,一度成為相當一部分中國人的習慣性思維。長期以來,面對外部世界,中國在不自覺中總有一種發自內心深處的不信任感。

  隨著中國實力的不斷恢復,面對世界,中國已經日益表現出自信、健康的大國心態。中國正在走出歷史悲情和歷史情結。

  2004年初,中國領導人提出了“堅持和平發展的道路”。2005年9月,胡錦濤主席在聯合國成立60周年首腦會議上發表了題爲《努力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的講演。首次提出和諧世界的國際政治新理念:堅持多邊主義,實現共同安全;堅持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繁榮;堅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諧世界。表達了中國對國際社會現實和未來發展趨勢的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同時,這也是近代以來,中國首次以一種全球的視野,在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基礎上,對人類社會的歷史發展的終極目標所做的價值思考和人文關懷。

  以相互融合與合作取代沖突

  隨著中國逐漸完成這種自信、健康的大國心態的轉變,中國開始更加積極主動地與世界實現互動,也越來越能夠理性地處理中美關係。中國已經充分認識到,美國是冷戰後世界上惟一的超級大國,在可預期的時間內是惟一既有能力又有意願謀求全球霸權的國家,也是對中國構成最大戰略壓力的國家。同時,從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各個方面綜合來看,美國又是同中國的現代化發展關係最爲密切的國家,或者說是最重要的合作夥伴。

  由此可見,中美兩國當前正在積極調適的戰略關係有著堅實的基礎。它有可能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使中美兩國維持著一種戰略穩定。它符合中美兩國人民的利益,也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利益。
  
  更為重要的是,它使我們看到中美關係未來的另一番圖景,它使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未來更加充滿信心。中美兩國在政治制度、意識形態和社會發展路徑等方面的本質性的差异,決定著中美兩國在未來存在著一場戰略決戰式的大博弈。對此,我們不必諱疾忌醫。問題的關鍵在於,未來的中美大決戰、大博弈將以甚麼樣的方式進行。中美兩國正在構建的戰略性相互適應,使我們有理由相信,中美關係的未來很有可能出現一個雙贏的結果;也使我們更加堅信,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與交流,其結果不應該僅僅是文明間的衝突,而更多的會是文明間的融合與取長補短。

  在文明層面上,中美兩國在價值取向和價值關懷的關注點上看似截然相反,其實更像是一對完美的戀人。正如聖•埃克緒佩里在《小王子》裏所寫的那樣:“愛情,不是兩人互相看,而是朝著一個方向看”。只要中美兩國都能將兩國的不同的選擇看作是人類歷史長河中的文明之花,在相互競爭中相互取長補短,中美兩國就一定能夠進一步建立戰略互信,開創兩國合作的新局面。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07年2月號,總第110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