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分析|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東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設為首頁】【】【中評郵箱

從拜登政府封鎖TikTok看美國對華安全觀
  美國國會衆議院通過法案,要求抖音海外版TikTok的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限期6個月內出售TikTok給其他的非中國公司,否則將在美國全面禁止TikTok,原因是美國部分政客認為TikTok獲取的數據可能會落入中國政府手中,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目前從國際傳播的工具來看,TikTok作為社媒的作用異軍突起。雖然TikTok可能并不認同自己作為國際傳播的手段,但確實起到一定的公共外交作用。因此,從微觀上說,所謂的TikTok危機衹是數字…
後安倍時代日本對台政策調整研究
  後安倍時代,日本對台政策中的消極因素顯著增加。菅義偉、岸田文雄兩任首相不僅通過放任政要竄訪台灣、加強“日台”實質性安全合作等手段持續推動台灣問題“國際化”、“日台”關係“官方化”,還不斷以台灣問題為抓手拉攏歐美等國家構建“遏華”聯盟。此類行徑一方面導致日本“一中”政策進一步空心化,另一方面更使得中日關係及地區形勢面臨空前嚴峻考驗。通過對以上新動向的分析,不難發現日本此番調整對台政策的國際體系壓力,主要來自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消極表現…
尹錫悅政府外交戰略轉型及展望
  尹錫悅政府上台以來,其外交實現戰略轉型,主要表現為積極強化與美國的同盟關係,大力推進美日韓準同盟合作,對中國和俄羅斯呈現疏遠態勢,以及對朝鮮保持高強度施壓。尹錫悅政府外交戰略轉型的動因既有實用主義考慮,旨在服務於實現“全球樞紐國家”目標,也與其對朝鮮半島局勢和俄烏衝突的認知密不可分,同時韓國國內輿論亦對其產生了負面影響。儘管尹錫悅政府的外交戰略轉型遭到了越來越多的批評,但其迄今并沒有調整其外交戰略的跡象。面對中韓關係當前出現的巨大…
台灣民衆黨未來的可能發展
  2024選舉已確立民衆黨為台灣第三大黨地位,但未來發展充滿挑戰。民衆黨的未來發展會否“泡沫化”,要看柯文哲如何選擇他的從政之路。堅守理念,為所當為,卓然力行,號召更多人走在正途,改變已遭藍綠政客扭曲的社會價值與腐敗的政治風氣,應是柯文哲與民衆黨不致淪為泡沫的唯一正途。……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來兩國政黨交往分析
  中國共產黨與日本政黨的交往是中日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以黨交促邦交是中日關係深入發展的重要動力。中日邦交正常化後,中國共產黨與日本政黨開啓了全面交往的歷程,在經歷了以黨際交往促進國家間關係緩和階段後,又進入了黨際交往蓬勃發展的新階段。50餘年來,中國共產黨在與日本執政黨交往過程中主要通過與“友華派”保持密切往來、超越意識形態分歧、以經促政等方式深化黨際交往,與日本在野黨的交往則著力通過政黨友好往來推動國家關係發展、藉助政黨力量制衡日…
習近平“習馬會”講話引領兩岸關係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會晤馬英九一行的重要講話,全面論述了中華民族與台灣海峽兩岸關係之間的關係。這是習總書記歷來涉台講話中最全面、最系統、最深入地論述兩岸關係與中華民族之間關係、台灣問題與民族復興之間關係及其重要意義的篇章。四個“堅定”及其中關鍵詞與高頻詞,如“中華民族”、“兩岸一家”與“共同”、“兩岸青年”等,是維護中華民族利益與兩岸同胞福祉和推進國家統一的科學指引,對於當今與未來兩岸之間交流的開展與兩岸關係克難前行將產生巨大的指導與引領…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助力兩岸雙贏
  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遭遇嚴峻挑戰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鄭重提出了以中華民族為主題詞的“四個堅定”,再次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中華民族”這一概念與一般意義上的“民族”有著明顯的不同,“中華民族”更接近於多民族構成的“國族”概念。中華民族是5000年華夏文明共同體的近現代表達方式,海峽兩岸都是中華民族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政治情懷可以為兩岸擱置爭議、追求雙贏提供有力支撐。海峽兩岸要以彼此欣賞、彼此珍惜、彼…
習近平“習馬會”講話是對台政策重要宣示
  習近平重要講話承續2019年1月《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重要講話、二十大報告涉台部分的基本精神、基本脈絡,是十八大以來第三個非常重要的、帶有標誌性的對台政策講話,是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的又一次系統而生動的論述。講話通篇以“中華民族”、“中華文明”、“中華文化”為主旋律,以“四個堅定”為核心論述,格局宏大、胸懷寬廣、氣勢恢宏,同時立意深刻、言近旨遠、語重心長。……
賴清德執政或讓兩岸關係進入高危階段及化解之策
  賴清德上台後,一時或以“維持現狀”為幌子,但絕不會因支持度低而“棄獨”。從其“當選感言”的“民主抗中”基調,可見其內外政策將堅定追隨美日,強調與理念相近國家發展關係;以“台灣、中國,一邊一國”定位兩岸關係,延續“四個堅持”與實踐“四根支柱”;通過“認知戰”強化兩岸對抗;繼續推進“去中國化”、“台灣國家化”與“台獨國際化”的政策路綫,兩岸關係或進入“高風險期”。……
中國國民黨深層危機與未來發展
  台灣2024年選舉之後,在三黨競爭格局下,國民黨幾乎很難衹依靠藍軍的力量獨自贏得大選,甚至衹能淪為老二保衛戰的慘況。國民黨的未來發展,極有可能會往“去中”圖騰或“去中”內涵方向接近。在台灣“本土化”變成了“去中國化”,“去中國化”又與接受美國的“再殖民化”劃上了等號。一些人將“本土化”與“獨立”界定為脫離原生母國的努力,同時為了能夠更快地達成此一願望,因而轉而高度認同新的殖民國,轉換成對美國更強烈的依附感,遂成為了目前台灣這種怪異…
中國國民黨面臨的時代危機與再造途徑
  國民黨應痛定思痛找出失敗原因,並以破釜沉舟、打掉重煉的決心,儘速成立改革委員會,針對黨現階段的論述、組織發展、新媒體文宣及青年工作、“立法院”監督等面向,提出耳目一新的改革作為。唯有面對現實,務實檢討,有節奏有目標地推動改革,國民黨才能結束繼續在野的命運。……
台商投資對兩岸經濟融合影響的實證分析
  台灣對大陸直接投資總量的增加,可加快促進兩岸經濟融合發展進程,促進兩岸經濟交流更加密切。ECFA的簽訂使兩岸的貿易品進口關稅及非關稅壁壘不斷下降或消除,有效降低了貿易成本,為兩岸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制度性環境,從而帶動兩岸經濟合作的深化。台商直接投資所產生的產業關聯效應和規模經濟效應都可以顯著促進兩岸經濟融合度的提升。……
美國國家安全戰略視域下的外空新方略
  “阿耳忒彌斯計劃”和《阿耳忒彌斯協定》都是在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和外空戰略指導下制定和實施的,是美國民用外空領域新方略的核心內容。兩者相互支撑,其主要目的是在美國主導下加快開發外空資源的步伐,構建美國為首的月球和其他天體的開發聯盟,鞏固美國在外空領域的領導地位。在推進美國外空戰略的具體方略上,拜登政府和特朗普政府一脈相承,非常重視“阿耳忒彌斯計劃”和《阿耳忒彌斯協定》的推進。該計劃和該協定有針對中國和其他美國認為是“戰略競爭對手”國家…
區域國別學視閾下東北亞新形勢與周邊安全
  在美國挑起中美戰略競爭和俄烏衝突背景下,東北亞地緣安全形勢增添了新的變數。當前,東北亞地緣安全結構正處在重塑時期,美日韓“準亞洲版北約”已經形成,“北約亞太化”進程中重點染指東北亞,“印太經濟框架”與美日韓台“芯片四方聯盟”把經濟問題與產業技術問題政治化、武器化、意識形態化。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裡海權勢力還會以冷戰式的同盟或多方聯盟的方式來加深染指半島和東北亞,陸權勢力與海權勢力在東北亞發生對撞或許在所難免。……
試論二十一世紀國際秩序之文化基礎
  新世紀的國際秩序有其不同的文化基礎。目前國際間對世界各文化何者將是此新秩序的主要支柱,仍在摸索之中。為方便比較,本文將世界各大文化系統籠統地劃歸為中華文化與亞伯拉罕文化兩大類。美國霸權衰弱殷始,文化間之競爭可說益為真實。昔日大國權勢之爭將被文化競爭所替代。一般論者咸知美國自豪隸屬於基督文化;識者亦指出美國有“富不知足、強不能安”之痼疾。此點在它與新興大國(中國)間之競爭,尤為明顯。相反,在中華文化影響下,“知足常樂、能忍自安”與“…
借鑒粵港澳大灣區經驗 加快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
  儘管內地與港澳的關係和大陸與台灣的關係差別很大,但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實踐卻可為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提供有益的經驗與啓示,具體表現為:加快推進閩台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發揮兩岸規則機制“軟聯通”的示範作用;繼續率先對台胞台企分享發展機遇;積極打造閩台教育和人才高地;合力打造政策開放服務貼心的閩台共同家園;構建示範區的頂層領導體制機制等。……
大國博弈與“半球化”時代的到來
  北約東擴,上合西進,金磚南下,非盟北上——大國博弈的加劇不僅改寫著全球地緣戰略版圖,而且正在催生一個“半球化”時代的到來。當打著“小院高牆”烙印的技術與經濟“鐵幕”徐徐落下,舊冷戰時代的“兩個平行世界市場”或將重現,同時還將被賦予新的時代色彩——分別以中美為核心的技術-產業體系一邊彼此解除耦合,一邊通過技術條款、市場准入和供應鏈重組在“中間地帶”展開激烈爭奪。與此同時,高鐵網絡擴張、中俄強化戰略協作等要素正在促成陸權的復興;作為回…
兩岸關係的現狀與未來
  兩岸同文同種,必須記取俄烏戰爭、民不聊生的教訓,絕對不能開戰互相毀滅,衹能避戰追求和平,唯有走向善意循環,才是人民之福。經貿與文化是連結兩岸的兩個重要紐帶,喚起兩岸認同中華文化是值得努力的方向。……
美國介入台灣“國際空間”問題的法律“依據”及其發展
  《台灣國際團結法案》以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為攻擊靶點,試圖通過曲解第2758號決議而達到“一勞永逸”地解決台灣的“國際空間”問題。《台灣國際團結法案》與有效的法案疊加之後,美國介入台灣“國際空間”問題的法律工具種類更豐富了。中國需要在國際層面加強對聯大第2758號決議的解釋、宣傳和適用;要介入美國國會的“立法”過程,加大對美國國務院相關行為的預期;修改或制定必要的國內立法,用國內法反制美國國內法。……
台海已成中美全球反霸與稱霸之爭的主場域
  西方對台灣問題的干涉已從美國一家之舉演變為聯合干涉,形成以全聯盟、半政府、軍事化為特徵的挺台圈子。這使台灣問題的國際化升級成了台灣問題的全球化。美國主導的聯合干涉意在鋪墊霸主戰略策略導向,藉台灣問題實行對華戰略困擾。台海成為中美反霸與稱霸之爭的主場域,表現在國際思想空間、國際力量態度、中國的處境、反霸權的高度、反霸權的意義上。中國須以反霸塑造有利於統一的國際環境,包括建立國際反霸統一戰線、揭露美分裂中國策略、外交上打贏反“獨”之戰…
   共464條﹐第1/24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跳轉至第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