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 3 4 】 
胡布峰會展望:深化相互依賴 促進戰略理解
──四月胡布峰會展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4-12 18:00:43  



  兩國元首還將就朝核危機、伊朗核危機發表看法,不過,由於立場與利益分歧較大,達成具有實質意義的共識難度很大。

  台灣問題考驗兩國領導人的戰略眼光與政治勇氣

  去年以來,不少專家指出,台灣問題已經「淡出」中美關係的視野,特別是美國不再「關心」台灣問題。但是,近來圍繞陳水扁提出「廢統」的話題,台灣問題再次浮出水面,打破台海平靜的局面。可以說,中美首腦會談無法繞過台灣問題,而且,如果在會晤準備階段兩國不能及時建立信任關係,那麼將有可能限制胡布會的氣氛與成果。台灣問題再次考驗兩國領導人的政治遠見與政治智慧。

  在台灣當局二月二十七日正式作出國統會「終止運作」、國統綱領「終止適用」的決定之前,美國曾經多次向台施加壓力,表達憂慮。但是,令人遺憾的是,美國在看到反對無效的情況下,轉而與台灣當局在「用詞」等技術問題上進行妥協。與此同時,美國方面聲稱,不會改變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承諾,不支持台獨,不支持單方面改變現狀。但是, 這一事件終究有台、美「合謀」之嫌。中國方面認為,美國並沒有意識到台獨活動的危害,提醒美國不要向台獨勢力發出錯誤信號。

  近一段時間以來,中美在台灣問題上似乎達成了某種共識,主要是中美雙方致力於維護台海的現狀。美國一些研究機構甚至提出,美國對台政策應當進一步清晰化,美國應當明確告訴台獨勢力,美國不支持台獨,台灣不要指望美國會為「台獨」流血犧牲。但是,美國處理「廢統」一事再度暴露了中美兩國在這一問題上的立場分歧,美國仍然有人在利用台灣問題牽制中國的發展進程。

  台灣問題將成為中美首腦會談的一個關鍵話題。美國最高領導人應當明白,「台獨」背離台灣主流民意,將對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包括美國的利益造成傷害。美國要想取信於中國人民和東亞各國,不應當繼續幻想依靠台灣因素來牽制中國的崛起。

  考慮到美國最高領導層對於中美關係重要性的認識,筆者認為,不能排除中美元首再度聯手痛批「台獨」勢力的可能性。

  布什政府以促進市場開放
  抵制國內保護主義的壓力

  在首腦會談中,美方肯定會提國內最關心的雙邊貿易不平衡問題。按照美國海關統計數字,二○○五年美國對華貿易逆差超過二千億美元,這給即將面臨國會中期選舉的共和黨議員以及布什政府以相當大的政治壓力,對華貿易政策有可能再次成為美國保護主義勢力向政府發難的焦點。從國會提出要求人民幣大幅升值到再吹取消給予中國的永久性最惠國待遇等立法議案,都表明美國國內在對華經貿問題上的壓力在升高。

  但是,中美貿易不平衡並不是一個經濟問題。美國政府與工商界顯然瞭解中美貿易不平衡的實質所在,貿易不平衡並非中國所謂「重商主義」政策的結果,而是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一部分,另外,他們也明白,中國與日本、韓國的經濟發展模式根本不同,美國從與中國的貿易投資中獲得了巨大的利益。

  為了緩解政治壓力,布什政府沿用了美國政府的傳統做法,即通過打開國外市場,而不是通過提高關稅等措施把中國產品排除出美國市場。今年二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表美中貿易回顧的政策報告,其主旨是打開中國市場,希望推動中國模範遵守WTO規則為美國產品與投資打開更大的出路。美國在胡錦濤主席訪美前公佈所謂對華經貿新舉措,可謂「一箭雙雕」:既可以緩解美國國內的政治壓力,同時又為胡布會設定了議題,增加讓中國做出讓步的壓力。當然,這個報告還有「避重就輕」的特點:回避國會有關人民幣匯率大幅調整的要求。美國高級財經官員多次提到,必須反對保護主義的做法,同時也應避免用立法的方式迫使人民幣匯率大幅升值,美國政府清醒地認識到,強行推動人民幣大幅度升值將給中美經濟與全球經濟帶來災難。

  胡布會將把經貿問題當作談論的重要內容,中美將可能在準確衡量並糾正中美不平衡、擴大市場准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出台一些操作性更強的措施。


    相關專題: 胡錦濤主席出訪美亞非五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