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杜絕“四菜一湯”走樣需制度改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21 11:21:39  


  上周周末突然冒出來了兩條“吃喝”新聞,都是“最新動向”,又都不乏“認識價值”,讀來饒有趣味。

  一條叫做“‘四菜一湯’走樣,大盤套著小盤”,說的是“四菜一湯”重又端上公務招待的餐桌,什麼“四菜一湯”呢?比如普通的三葷一素,變成了海參、魚翅、鮑魚和山珍,仍然是“四菜”,卻有了“豪華升級版”;又比如四個大盤子,裡頭再套小盤子,裝的不同的菜肴,也是四個盤子呀,卻遠遠不是“四菜”啦;再比如先上一輪“四菜一湯”,吃掉後再換一輪,餐桌上永遠是“四菜一湯”呀,卻吃掉了無數道“菜”,等等。

  “四菜一湯”的變種,也是“風頭”之上的“下有對策”,已經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其實這類“對策”,何止一個“四菜一湯”?比如八項規定下來,豪華五星級是“不宜”去吃了,於是成群結隊地呼嘯而去,變了低調的“轉移”,轉到私人的會所,避到農村的小莊,甚至躲回單位的 “食堂”,拉上窗簾、屏退左右,照樣吃,當然還有把豪店的廚師召到衙門的後院來繼續“大辦”的。至於把茅台灌進礦泉水瓶子,把天價煙拆了殼子放進杯子裡等等,那已是“對策”之中的“小兒科”了——於是有輿論就驚呼,怎麼就是管不住自己一張嘴呢?現在可是“急刹車”的當口呵,怎麼饞得連“風頭”上都扛不住!當然也有人嘆息,幾十個紅頭文件都沒管住那一張嘴,你叫他自己管住自己,怎麼能管得住?

  這其實提出了個大問題——比如“四菜一湯”的變種,有的輿論反覆強調,問題出在“標準不具體”上,沒有詳盡規定。但是“詳盡”地“規定”吃喝的“標準”,多少人該吃多少錢,“四菜一湯”又是什麼,其實是很少可能性的,再說“標準”過去也不是沒有,但酒杯一端,“標準”又何在呢?所以腳痛醫腳恐怕還是“管不住”。還是要講制度的改變、體制的改革,具體到“公務招待費”的重新審視、公款報銷制度的改革,宏大到吃喝費用的公開、讓公眾監督,直至權力過於集中、運行又不透明的那些體制的改變。總之,也許只有著眼於改革,才有希望盡可能管住過去怎麼也管不住的那“一張嘴”。

  當然周末的“吃喝”新聞裡,還有一條頗具新意的真新聞,那便是“‘部委一條街’轉型烤饅頭熱賣”,說是京城月壇附近,過去靠公務接待長盛不衰的一條食街,火爆也不再見,“退單”已是如潮,“整條街上見不到了公務車”,現在轉為“以接待工薪階層為主”;以前的“同和居”老店,遼參、佛跳墻每天都要賣出60—80位,現在沒人點了,取代的是早餐、外賣,特色烤饅頭最為熱銷,一天可賣出300多個……

  今年頭幾個月,由於八項規定,高檔餐飲明顯下滑,也曾有人驚呼“內需不行”了的,甚至要求“網開一面”。其實一個社會的“內需”,如果在很大程度上是靠“集團消費”,比如公款吃喝“拉動”甚至“支撐”的,那不但是一個風險極大“泡沫”叢生的“市場”,而且這種“刺激”,對於我們來說,代價實在太大,大到了要用人心向背甚至執政基礎來換取,靠這樣的“繁榮”來“止渴”是不行的。所以現在“限額以上餐廳”的門前冷落以及高檔消費領域的一時下滑,總體上是一件好事,完全不必憂慮重重,完全不必痛心疾呼。

  另一方面,消費還是要鼓勵的,內需也必須拉動。這主要是指自掏腰包的私人消費要“刺激”,要逐步變為市場的真正主力。這就給大批以公款消費為依托的產業、行業,提出了轉變方向、調整結構的“轉型”要求。如果你對中央的決心有信心,你就要看准市場必將發生的變化;如果你看清了“轉型”的必要性,你就應當先“轉”一步,搶占先機。恐怕不能心存僥幸,也不能抱殘守缺,更不能麻木不仁。還拿北京來說,今年頭四個月,15家連鎖大眾餐飲企業營業額又漲了11.7%,其中主要的大眾餐業增長還達到了17%呢!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動向,所以我們對 “部委一條街”的轉型報以掌聲——當然這種“轉型”,應當遠不只是每天賣300個烤饅頭那樣的“低層次”呵!

  兩則“吃喝”新聞,一則讓我們悟到“改革”,一則讓我們看見“轉型”,我們可以舉一反三、往深處想一想。(時間:5月20日 來源:解放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