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題字與鏟字之間的世相密碼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18 12:18:07


  如果可以預知墨寶被鏟除的這一天,當初的題字者還會在眾人簇擁之下欣然命筆嗎?休道一落馬茶就涼,要知道太多表面上看起來的“洛陽紙貴”,都不過是沾了權力二字的魔力。一旦褪去權力的迷幻色彩,往日被奉承的“承柳公權之鐵骨,襲顔真卿之渾厚”便立即被還原為諂笑兩聲,權力書法非但無法作為權力標誌物,反倒成為負能量的載體,不被鏟去,又能如何?如果是清醒的題字者,他們要麼不會貿然拿筆,要麼就應該對所謂書法作品的前景看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東也胡,西也胡,洪城上下古月胡;北長清,南長清,大街小巷胡長清。”能弄到胡長清這種地步的,也算是一種高度不自知。

  官員難道就不能有點高雅愛好嗎?話當然不能這麼說,官員若能在業餘時間讀書習字,那真是善莫大焉。中國獨特的書法藝術足以修身養性,官員喜愛書法比起渾渾噩噩或者沉湎於低級趣味,那真是天壤之別。但是,官員私下喜愛書法修身養性是一回事,將私人愛好帶入權力場中大秀特秀又是另外一回事。一方面,公私分明是社會對官員的起碼要求。社會對官員的評價,主要是看他有沒有運用好手中的權力為民眾辦實事好事,有沒有奉公守法。而至於他是不是一個書法家或發明家,那屬於他個人的事情,兩者不能隨意摻雜或捆綁。在社會對官員的期待當中,成為一個公道正派有所作為的官員,要遠遠比成為一名書法家更重要。

  另一方面,私人愛好與公共領域的混雜很容易導致權力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古語有雲:“楚王愛細腰,宮中多餓死。”對於一些權力掮客或伺機討好、行賄者而言,不怕官員不下水,就怕官員沒愛好。只要暴露出個人愛好,就等於向他們露出了重點進攻的軟肋來。官員愛秀書法,“下面人”自然懂得如何投其所好。所到之處,早已筆墨伺候。無論是之後的連聲叫好,還是更進一步的裝裱懸掛,甚至是刻在石頭上想要不朽,在大多數時候都是一種情感賄賂。一來二去,官員刷足了存在感,被題詞的地方和個人也認為自己獲得了用權力背書的證物。看似皆大歡喜,其實質卻是官員未能守住行權的邊界。

  從題字的癖好再進一步,就是以風雅為名的權錢交易了。寫了不白寫,所謂的潤筆費因此有了出現的理由。更有甚者,是手握權力的官員同時又以名家自居。既然藝術品的價值很難估量,那麼書法作品自然更方便作為行賄受賄的道具。不能否認一些官員真的有非同凡響的藝術造詣,但正如公職人員不得經商辦企業和參與經營一樣,他們也不應當在具備官員身份的同時成為藝術品交易的主角。若權力的影響力沒有除去,那麼權力書法和權力藝術就很難撇清腐敗的嫌疑。與其讓人指指點點,何如一開始就做到“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官員與企業家的名頭不可兼得,官員與藝術家的身份恐怕也不合適同時擁有。

  鏟字的世相不必過於感慨,因為當初的求字者和後來的鏟字者所看重的,原本就不是那些字本身,或者說不是書法藝術本身。落款比題字內容重要,在所有先題後鏟的案例當中,藝術從來都不是一個真正的標的物。一旦被看重的是權力,那麼隨著權力的命運坐上了過山車,金字被鏟的結果不是早就可以確定的嗎?田鳳山、成克傑、胡長清、王立軍、陳安眾,等等,已經有太多的官員驗證了從題字到鏟字的教訓。若真的喜愛書法,就請珍惜羽毛,免得重蹈官員書法被鏟的覆轍。(來源::瀟湘晨報 本文略有删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