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母親柴靜和霧霾的“私人恩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3-04 11:46:39


  2月28日,從央視離職後,柴靜又出現了。和崔永元一樣,她也免費為網絡貢獻了一部調查視頻——霧霾深度調查《穹頂之下》。片子從柴靜講述自己年幼女兒的病痛開始,呈現了步步追問霧霾真相的過程。

  作為主講人,柴靜從開篇就透露了她為何從央視辭職的原因:2013年初柴靜懷孕,但她未出生的孩子卻被檢查出患有良性腫瘤,一出生就要進行手術,因此她辭職打算用相當的一段時間照顧孩子。現在接受手術的寶寶已經痊愈,但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柴靜對霧霾的感受卻越來越強烈。柴靜說,孩子生病使空氣污染成為她不能回避的問題,於是自費百萬展開了為期一年的深度調查,“這次不是作為記者,而是出於母性本能”。

  對於霧霾,柴靜的理解是,“大家低估了治理的艱巨與複雜,容易急,產生無望的情緒。”她希望盡可能公開地去說明白,也許有很多人可以像她一樣有改變。

“穹頂”困境

  《穹頂之下》這個名字來源於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說。小說中,一個小鎮被從天而降的穹頂隔斷了與外界的一切聯系。在這種極端情況下,當地居民為爭奪資源而爆發內鬥。與此同時,他們必須動用一切手段來查明真相:穹頂從何而來?它究竟是什麼東西?它會不會消失?何時消失?

  在柴靜看來,這隱喻是不言而明的。日益惡化的環境問題把人類置於穹頂之下,而突破這一困境,人類又只能依靠自己。

  “生活在一年竟有175天污染的北京,害怕女兒有一天會問我‘什麼是藍天’,‘為什麼老把我關在家裡’。加上全社會對空氣污染問題也越來越關心,職業訓練和母親本能都讓我覺得應該回答這些問題:霧霾是什麼?從哪兒來?該怎麼辦?”這是柴靜開始霧霾調查的初衷。

  這一年,柴靜拜訪了國內外很多專家和研究大氣污染的學術機構,去了一些污染嚴重的現場調研,調查了霧霾背後的執法困境,同時接觸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改委能源所、工信部產業司、環保部等職能機構,也去了倫敦、洛杉磯這些曾經污染嚴重的城市,想找到一些空氣污染治理的經驗教訓與經驗。

  為了探究霾對中國的影響究竟有多大、有多久,柴靜向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申請了近十年華北上方的衛星照片,無一例外,北京都籠罩在霧霾之中。“當時還沒有PM2.5檢測,那個時候我們一直以為那是霧。”柴靜以切身體會描述了這種“後知後覺”。這也正是她想要普及的,不止是工廠、礦山才是污染,“我們每天看到的空氣,就是污染。”

  《穹頂之下》的調查結論顯示,中國的空氣污染60%以上來自煤和油的燃燒,霧霾問題很大程度上是能源問題。通過調研,柴靜發現中國燃煤和燃油大概存在“消耗量大”、“相對低質”、“前端缺少清潔”、“末端排放缺乏控制”四大問題,也嘗試揭示這幾大問題背後的管理與執法困境。而從英美的治理經驗可以看到,不走唯GDP道路,整個國家的治理體系、能源戰略、產業結構都會隨之改變,會對普通人的生活產生巨大影響。

“私人恩怨”:注定會成為“公共恩怨”

  《穹頂之下》不乏嚴謹的調查和精確的數據,但它又是典型的柴靜式作品。人性關懷和個人悲憫在演講中舉足輕重。首當其衝的,就是她開篇提到的女兒的病。因為女兒未出生就患有腫瘤,柴靜才開始關注霧霾,盡管女兒的腫瘤與空氣污染是否有直接關系,是無法證實的。

  該片一出,不僅立刻被朋友圈刷屏,也出現很多觀點不一的激烈交鋒。這樣的情況我們似乎每年都曾“看見”,從“月亮熊”到“轉基因報告”,不管是站在道德層面、製作層面還是社會層面,觀者拿出來的觀點似乎都比製作者更有道理,和調查中涉及的核心問題一樣,你憑什麼得出這個論斷?你的科學依據是可靠的嗎?真相到底是什麼?對於霧霾這樣一個久久不散的“陰影”,本片引起的廣泛關注,哪怕是爭論,也是一個開始。

  一些觀衆看完了此片認為,一個初為人母的女記者因為患病的女兒,拍了這樣一部與中國每個家庭息息相關的事,挺感動。

  而也有部分觀衆認為,柴靜的開場白過於煽情,妊娠期的嬰兒患癌,有多少是與外部環境有關?有多少是先天遺傳因素?最重要的是,拿自己女兒的病作為故事的開頭,這樣真的合適嗎?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