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景區更名“鐵榔頭” 凸顯“名人經濟”背後的浮躁衝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29 13:59:44


  前幾日,“中國女排時隔12年再次獲得奧運冠軍”的消息刷爆朋友圈,素有“鐵榔頭”之稱的主帥郎平也再度成為國民偶像。當地景區搶抓“機遇”,將標志景觀更名為“鐵榔頭”,以此沾沾中國女排的喜氣兒,提升一下景區知名度,心情可以理解,方式卻很值得商榷。且不說換個名字就是“學習和弘揚女排精神”,如此“形而上”的做法是否妥當,單說其中所包含的隱意,折射出的就是一種景區急功近利的利益衝動。

  這些年,不少地方都熱衷借助“名人效應”開掘“名人經濟”,從而推動地方旅游經濟發展。但綜觀一些地方充分利用“名人效應”的成功案例,我們不難發現,他們實則都是在“兩條腿”走路,不僅僅是樹起一面名人大旗,而且還通過扎扎實實的整體規劃、細節設計和服務,使其逐步成為一面“金字招牌”。反觀“頂天立地”標志景觀,趁時借勢更名為“鐵榔頭”,不僅破壞原有神話傳說美感,給人生拉硬套、嘩衆取寵之感,而且就未來預期而言,也或將淪為“四不像”景觀,得不償失。

  雖然作為景區,對標志性景觀擁有更換名字的權力,筆者不應橫加指責。但倘若景區此舉僅僅只是出於一種暫時利益上的炒作,只是注重名頭上的精致包裝,而不在景區軟硬件建設上下功夫,甚至完全忽視細節設計和服務,那麼,更名即使短期內可能會為景區帶來些許利益,但喧嘩過後,景區迎來的將是跛足發展,看似緊跟時代的“大排場”,實則暴露自身“小氣象”,這終究難成大氣候,到頭來,很可能是“手握鐵榔頭,卻砸了自己的腳”。(來源:河南經濟報 作者:溫獻偉 本文略有删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